|
 |
|
 |
 |
|
六项公卫措施惠民生 本报记者 张晓华 董文安 吴延立 李伟强 王平 吴玉玺 在7月30日公布的河南省2009年医改的实施方案中,即将启动实施的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相当引人注目。从未成年人到中老年人,从白内障患者到育龄妇女,从改厕到改灶,具体、全面、覆盖面广的人性化措施,彰显着河南新医改方案的“民生为本”理念。 前四项措施中,今年,270多万名群众,将享受到新医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后两项措施中,19万户农村群众的卫生条件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为154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1994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如果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这个漏洞很快就会被补上。河南省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些“花朵”们彻底筑好对乙肝病毒的防护网。 这次补种措施,在郑州、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济源6个省辖市和永城、项城2个扩权市先期启动,完成462万针次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补种根据儿童疫苗的接种史,按照0、1、6的免疫程序实施接种:既往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既往接种不足3针者,补足3针;既往接种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接种3针。 今年9月份,在当地疾控部门的培训和指导下,全省各地教育部门,辖区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将就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摸底调查。2010年1月31日前,先期启动地区将完成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为11万农村妇女行乳腺癌、宫颈癌检查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西方发达国家在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并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卫生部与全国妇联决定从2009年开始,为我国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这两种癌症的检查。 河南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选点要求,选择睢县、唐河县、内黄县、开封县、泌阳县、郾城区、禹州市、新密市8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实施地区,开展乳腺癌的检查;在新密、中牟、郏县、项城、伊川、永城6个县(市)开展宫颈癌检查。 2009~2011年,疾控及妇幼保健等部门,将为我省4.8万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其中2009年度完成1.6万人;将为47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其中2009年完成9.4万人,2010年完成17.6万人,2011年完成20万人。 为110.2万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需要优先解决的领域和问题,为降低我省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今年我省将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 各省辖市及有关扩权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叶酸,并按需求量,按计划分配给辖区内各县(市、区)。县(市、区)将叶酸分发到乡镇(街道)卫生院,后者再分发到各村卫生室,指导村卫生室规范科学发放。同时,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辖区内高危待孕妇女的叶酸发放和管理。 乡村医生负责了解本村育龄妇女的孕育情况,负责本村准备怀孕的妇女的叶酸发放和随访管理工作,完成有关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及时上报本村高危待孕妇女信息,并负责其服用情况的随访、监督和登记。 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行10万例复明手术 白内障一般可致盲,视力还未明显受损之前就接受白内障手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盲和低视力患者。为提高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率,解决因白内障致盲的问题,并减轻其就医负担,卫生部、财政部、中国残联拟从今年起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连续3年对全国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并进行手术费用补助,逐步消除因白内障导致的可避免盲。这项工程被列入各级卫生行政、残联部门的议事日程。残联负责贫困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则发挥防盲技术指导和技术保障作用。 各省辖市卫生局按要求,指定眼科技术力量较强的医院作为河南省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定点医院,承担2009年度手术任务。同时,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确保手术数量如期完成,确保医疗安全。定点医院要将贫困白内障患者的信息及时录入“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在实施手术后第4天上报至卫生部。 完成18.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今年,将在全省18个省辖市实施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项目,完成18.9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对1875处已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各级爱卫办负责项目的全面协调,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项目配套经费,以及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宣传教育等工作经费;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组织督导检查、考核验收及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配合宣传部门开展农村改厕改水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各级疾控机构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保证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水质监测质量。 农村改厕项目将结合当地实际,从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沼气池式3种无害化卫生厕所中选择适宜的类型,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作。为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省爱卫会对全省农村改厕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省、市、县、乡、村、改厕户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在燃煤型氟中毒区完成5000户改炉改灶 燃煤型氟中毒是含氟量高的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氟污染粮食和空气,并进入人体蓄积导致的中毒。卫生部今年7月份通报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情况中指出,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涉及13个省(区、市)、199个县、1354个乡、34872个村,病区人口约3320万人,病区未改炉改灶的家庭有570万户,按照《规划》目标,全国需要改炉改灶约428万户。到2010年,全国还有近250万户的改炉改灶任务。 由于目前地氟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降氟改灶成为预防地方性氟中毒尤其是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推广实施科学的改炉改灶,努力消除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今年我省5000户居民将从该项目中受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