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7期第1版
 
2009年第87期第2版
 
2009年第87期第3版
 
2009年第87期第4版
 
2009年第87期第5版
 
2009年第87期第6版
 
2009年第87期第7版
 
2009年第87期第8版
 
2008年第87期第1版
 
2008年第87期第2版
 
2008年第87期第3版
 
2008年第87期第4版
 

河南出台《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5个重点  22项工作  明确责任单位
       7月29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医改的5个重点22项工作和责任单位。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今年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85%以上,参保人数达到900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巩固新农合发展成果,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
      (二)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制定《河南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9月份新学年开学时,所有高校及时开展大学生参保工作,年底前将全省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三)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开展对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的调研,研究制定我省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办法,研究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医疗保险办法。通过企业破产财产偿付、土地出让所得、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调剂等多渠道筹资,于2009年年底前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对确有困难,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由省辖市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2010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所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总工会)
      (四)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80元补助。根据各地基金收支的情况,今年适当提高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3年内逐步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今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要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3年内分别提高到75%和60%。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在焦作、南阳两市探索开展门诊统筹试点,在全省30%的县(市、区)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依托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低水平起步,逐步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
     (五)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基金管理,建立风险调剂金制度,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在洛阳、平顶山、鹤壁等市探索开展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试点。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制度,实现医保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在郑州、洛阳两市探索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方便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等异地就医。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药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研究城镇职工、农民工等参保人员医保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办法。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探索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在南阳市探索城镇居民生育保障制度,将居民住院分娩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民政厅)
      (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继续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资助城市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在经过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难以自付部分再给予救助或补助。推进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工作,推行三项制度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在2008年已开展的10个县(市、区)试点工作基础上,2009年在全省40%的县(市、区)开展同步结算工作,2010年同步结算工作在全省全面展开。(责任单位:省民政厅、卫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七)根据国家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切实保证所有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责任单位:省药监局、省政府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八)以省为单位,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规范的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建立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配送基本药物的机制,通过规范的竞争,确定配送企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成本。(责任单位:省卫生厅、发展改革委、监察厅)
      (九)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确定我省包含配送费用在内的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建立健全包括医药价格调查、成本监审、专家论证等内容的决策制度,提高价格决策水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中医管理局)
      (十)推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从今年起三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品使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收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鼓励优先使用,并确定使用比例。2009年在郑州、焦作、鹤壁、平顶山、安阳、济源等6个省辖市的50个县(市、区),分步推进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及相应报销政策的制度体系。(责任单位:省卫生厅、财政厅、中医管理局)
      (十一)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
      (十二)积极探索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认真总结郑州市药品网上招标采购集中配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尽快研究制定全省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出台并实施。(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三)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基本建设和国债资金,抓紧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每个县至少1所县级医院和1~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城市社区都有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2009年,完成50所县级医院(中医院)、25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03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改造,改造1万所村卫生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
       (十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启动全科医生培养规划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采取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到城市大医院进修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的要求。今年要结合国家部署适时启动规划,培训规划经费分级负担意见由医改办会同财政厅、卫生厅提出,并报省政府审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医管理局)
      (十五)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医基础能力建设。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安排启动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专项建设规划,逐步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今年再改造扩建6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到明年将列入国家规划的18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改造一遍。(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中医管理局、人口计生委)
 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十六)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卫生系统电子信息化建设,今年底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以上,5%农村居民先行试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由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承担,实行电子信息管理,以实现全国统一。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即为154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选择8个县作试点,为1.6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40~59岁),选择6个县(区)作试点,为9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35~59岁);为110.2万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完成18.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完成5000户改炉改灶。(责任单位:省卫生厅、财政厅)
      (十七)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额安排。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的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五、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十八)严格核定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从现在起,冻结全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现有人员编制。有关部门要开展调研,摸清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经费管理形式等情况,根据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对现有人员重新择优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分流,新增人员实行公开招聘。(责任单位:省编办、卫生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十九)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在核编基础上,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管理办法,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二十)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制定分级诊断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二十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改革情况复杂,按照先行试点、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选择濮阳、漯河作为省级试点城市,积极争取洛阳市进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一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明确辖区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主要功能。二是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四是改革补偿机制,研究拟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进行补偿。五是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责任单位:省卫生厅、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医管理局)
      (二十二)制订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订我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指导各省辖市、各县(市、区)编制区域卫生规划。(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中医管理局)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