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厅局委办负责人谈医改
7月30日,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维宁、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良玉、省编委办公室副主任孔祥敬等领导,就本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作了发言。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维宁
切实履行职责 完成三项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医改是发展改革部门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改革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有关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维宁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说,发展改革部门,要紧紧围绕五项改革,完成好以下三项任务: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用三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城乡群众不出乡村、不出社区就能够得到比较方便、快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二是积极推进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近三年主要改革任务是完善医药价格管理政策,合理调整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和价格监测。今年围绕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河南省将重点做好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改革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改革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和积极探索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几项工作。三是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沟通协调,为推进医改工作做好服务,保障我省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张维宁说,发展改革部门要围绕医改目标和任务,要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进行研究探索,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财政部门,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抓好医疗卫生各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我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从实际出发,统筹整合区域内各类卫生资源,严格建设标准。切实做好医药价格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和价格主管部门要配合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做好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工作。要认真组织对本地区药品价格和成本调查工作,配合中央做好基本药物价格核定工作,对招标确定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要加强监测和合理性分析,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要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积极推进价格改革,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适当提高技术劳务价格,加快疏导医疗服务价格矛盾,为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取消“以药补医”创造条件。
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
履行光荣职责 为新医改护航
公共财政是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表示,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这一光荣职责,尽心尽力为这一制度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把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钱国玉说,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据初步测算,未来三年落实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我省需增加投入479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00亿元。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就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钱国玉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第一,要在投入方向上兼顾供需。在向需求方投入方面,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向供给方投入方面,着力点主要是提升医疗卫生结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供方能够更多更好地向需方提供服务。第二,在投入领域上,紧紧抓住近期五项重点改革,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今后,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将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第三,在核定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核定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及收支差额。另外,积极探索实行购买服务等多种有效形式,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等运行机制改革。
钱国玉强调,各级财政要及时安排资金,积极探索创新,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沟通配合,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为新医改护航。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
推进基本医保 力求人人享有
加快推进我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努力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迈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围绕这个目标,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郭俊民表示,尽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全体居民的全覆盖,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有助于从制度上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推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同时,基本医疗保障筹资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医药卫生相关制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有利于增强群众信心,改善消费预期,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郭俊民强调,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别为:第一,以困难人群为重点,加快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全面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等参保历史遗留问题,调整有关参保政策,探索连续参保缴费和医保待遇挂钩等鼓励参保的新机制。第二,以解决大病费用负担为重点,逐步提高待遇水平。今年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3年内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逐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的支付比例,在焦作、南阳两市开展门诊统筹试点。第三,以流动人员和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做好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逐步建立省辖市范围内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办法,在郑州、洛阳两市探索异地就医管理结算办法。第四,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提升医疗服务管理能力。探索建立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控制机制,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方式。第五,以保证安全、提高效率为重点,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在洛阳、平顶山、鹤壁三市开展市级统筹试点,提高基金的共济能力和使用效率。第六,以完善激励机制为重点,做好医药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郭俊民说,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制度建设,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全省各级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把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期目标和三年内要实现的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步伐。
省编委办公室副主任孔祥敬
明确职责任务 发挥机构职能
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既对整个改革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也对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孔祥敬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医药卫生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重大变革,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紧紧围绕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在改革中的职责任务。
一是完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着力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强化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服务,朝着有利于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和多元化办医的方向迈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调整结构布局,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要积极参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职能和人员编制,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搞好服务,加强医药卫生编制管理。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都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做好服务,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孔祥敬说,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紧紧围绕改革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搞好具体实施工作,在最近一个时期内,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紧搞好有关机构编制的调研工作。各级编办要会同卫生等部门,抓紧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全省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摸清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服务人口、床位数量、经费供给形式、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等情况,找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意见和人员编制配备建议。
二是搞好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国家的要求,根据全省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地做好人员编制的核定工作,保证人员编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试点地区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床位规模和主要功能,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完善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部分公立医院转制。
孔祥敬要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有益经验,统筹兼顾,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抓好落实,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
落实五项重点 稳步推进改革
7月30日,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全省卫生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我省医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刘学周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一件全民关注、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一项连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有利于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有效应对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给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改善消费预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对当前和长远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省卫生系统一定要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我省医改工作。
刘学周还说,各级卫生部门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抓紧抓好,全力推进,认真落实好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是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巩固完善门诊统筹。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配合有关部门确定我省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加大对我省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今年开始,全力推进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三项工作。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重抓好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方案,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试点等环节。
刘学周最后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的重要阶段,卫生系统任务艰巨,各级卫生部门、广大卫生人员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履行职责,积极探索,不辱使命,抓好落实。一要坚定信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医改文件和李克常务副省长、宋璇涛副省长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上来,把精力统一到卫生改革任务的落实上来。二要大胆探索。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细化、实化上下功夫,研究具体实施措施,形成改革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三要真抓实干。要把推进医改工作与提高组织领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努力提高解决复杂尖锐矛盾的能力,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真抓实干,取得实效,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良玉
强化质量监管 保障用药安全
在7月30日的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良玉说,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李良玉说,首先要强化基本药物生产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基本药物的生产质量,确保基本药物在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要全面加强对原辅料采购、投料、验证、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管理,强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是全面推进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严格落实新修订的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承担基本药物生产任务的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要强化基本药物经营监管。要深入开展药品流通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批发企业出租(借)证照、挂靠经营、代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药品批发企业基本药物购进、验收、贮存、养护、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强化基本药物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依法规范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秩序。加大对连锁企业不统一配送药品的整治力度,完善执业药师制度,认真落实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保证药品经营企业所经营的基本药物100%进入经过GSP认证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保证基本药物在流通环节的经营质量。同时要不断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全省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要达到100%。
第三,要强化基本药物使用监管。规范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购进管理,扎实开展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抽验比例,严厉打击医疗机构非法采购、使用假劣药品行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疑似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群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时,迅速有效处置,切实保证群众基本药物的用药安全。
李良玉说,要强化基本药物市场监管和抽查检验。强化对基本药物的市场监管,加大稽查监督检查力度。对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实行批批抽查检验,对基本药物品种监督性抽验达到百分之百,抽验结果向社会公开发布,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对基本药物的抽验工作要给予经费保障,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李良玉还说,当前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正在调整之中,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8〕123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保持监管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监管机构能够相对独立地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在体制改革中监管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