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6期第1版
 
2009年第86期第2版
 
2009年第86期第3版
 
2009年第86期第4版
 
2008年第86期第1版
 
2008年第86期第2版
 
2008年第86期第3版
 
2008年第86期第4版
 

引入橡皮筋根治肛周脓肿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感染的结果,一般是由于肛腺感染而引起肛管直肠周围各间隙形成脓肿。由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感染途径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无论是脓肿切开还是任其自行破溃,其后遗症多成肛瘘。肛瘘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而且肛瘘的治疗远比肛周脓肿的治疗复杂。近年来,国内学者采取将脓肿和引起脓肿的肛腺、肛窦一同切开的方法治疗本病,获得了一次手术治愈且不留肛瘘后遗症的效果。现介绍一种手术方法。
  切开加挂线一次性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首先寻找原发内口,然后在麻醉下切开脓肿,排出脓液,用手指探入脓腔分离间隔。将切口沿肛管皮肤作成放射状,同时切开皮下部,并扩大创面呈V形,使术后伤口引流通畅。用探针从创口内探入脓腔至内口穿出,借探针引入一橡皮筋,去除探针,拉紧橡皮筋两端并钳夹,钳下用7号丝线结扎。
  术后适当给抗菌药物,注意换药。橡皮筋脱落后继续换药,使肉芽从创面底部向上生长,防止创口上缘搭桥愈合,直至创口真正痊愈。本法适用于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
  我们采用本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45例,其中括约肌间脓肿3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5例,骨盆直肠窝脓肿1例,结果全部治愈,无1例形成肛瘘或脓肿复发,也无肛门失禁并发症。正确找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原发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用探针在脓腔内探查的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在肛管内触摸,探针头下最薄,只隔一层黏膜处即为内口处。在脓腔内探查时动作要轻柔,多方位探查,切忌盲目乱戳,以防人为造成假内口,虽然创口暂时愈合,但因感染的肛窦肛腺炎症未得到治愈而致脓肿复发,手术失败。
    (摘自《健康报》   刘加升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