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5期第1版
 
2009年第85期第2版
 
2009年第85期第3版
 
2009年第85期第4版
 
2008年第85期第2版
 
2008年第82期第3版
 
2008年第85期第4版
 

中国速度·中国教授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刘营杰 阎文学
  每当我漫步厄立特里亚(以下简称“厄特”)首都阿斯马拉的街头,总有许多当地居民向我热情招手:“德含都,China(你好,中国人)!”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我由衷地为我们所做的工作而自豪。
  虽然在国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地落后的医疗、生活条件还是让我震惊。极差的医疗条件、陈旧落后的医疗设备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无数儿童营养不良、大量新生儿早早辞世;厄特全国没有一名神经外科大夫,当地大量脑病、脊髓病患者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疗;在Halibet医院(该国骨科中心),只有2名骨科手术医师,全年要应付2500多台的骨科手术,每天大量的急诊病人等待治疗……
  工作伊始,语言障碍制约了医疗队员业务的开展。最初,当地医护人员总问:“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随着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国专家的精湛技术逐步被当地医护信服。
  一名腹痛患儿辗转于多家医院,无法确诊,生命垂危。外科队员王新锋经过检查,明确诊断为“肠套叠”,果断手术,挽救了患儿生命,令在场的医护人员敬佩不已,患儿家属更是感激万分。骨科队员开展手术以“又快又好”而闻名。有一次,做完手术已过中午,大家都很疲惫,但有一个股骨颈骨折患者还在等待手术。手术室护士建议大家先休息,明天再做。然而,患者痛苦的表情促使我提议:大家再干30分钟,手术一定会如期完成!当地麻醉师、护士都认为不可能,因为以前做这种手术至少要1.5~2个小时,仅缝合切口就需要20分钟。我迅速行动,仅用了25分钟就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也只有3厘米。他们由惊讶到赞叹,说:“这就是‘中国速度’!”
  在Halibet医院,中国医疗队员每天都在创造奇迹,该院的医护人员都亲切地称我们是“中国教授”。
  在这里,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很多次,我指着佩戴的印有中、厄国旗的徽标问当地儿童“这是什么”,他们会说:“这是中国和厄特的国旗,是两个老朋友在握手。”我不由心潮澎湃。是啊,正是我们国家的无私援助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中厄友谊。在这里,中国政府援建的一座座工厂、学校、医院正破土动工;一批批农业、医疗、体育、建筑行业的志愿者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这荒漠之地,大家用汗水浇灌着中厄友谊之常青树。当我漫步街头,“China!China!”的欢呼声时刻提醒我——为国争光,不辱使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