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4期第1版
 
2009年第84期第2版
 
2009年第84期第3版
 
2009年第84期第4版
 
2009年第84期第5版
 
2009年第84期第6版
 
2009年第84期第7版
 
2009年第84期第8版
 
2008年第85期第1版
 
2008年第84期第1版
 
2008年第84期第2版
 
2008年第84期第3版
 
2008年第84期第4版
 

“血溅白衣”背后的思考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伟强 吴玉玺 王正勋
  离事件发生已过去一个多月了,当记者穿过武陟县妇幼保健院门前熙熙攘攘的道路进入院内,看到的却是空空荡荡另一番景象。用该院一位行政人员的话说就是“医院被闹的元气大伤,之前百余人次的日门诊量,现在还不到5个人。职工更是诚惶诚恐,心里除了后怕,就像医院的现状一样空空荡荡了。”

患者不治,院长被打
  “太可怕了!”说起事件的发生,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牛同珍难以掩饰内心的惶恐。
  牛同珍告诉记者,29岁的产妇常某,6月1日入院待产。入院后检查一切正常,家属同意阴道分娩。就在即将分娩时,产妇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心跳骤停,测不到血压。因考虑到急性羊水栓塞,当时,正在准备接生的主治医师原春萍、助产士王桂光、护士李五霞迅速对产妇进行了急性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治疗。
  “在院内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我们迅速上报武陟县卫生局请求协调急救专家前来增援。随即,武陟县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专家先后到来。但终因病情凶险,产妇不幸死亡。后医院抢救小组经讨论,认为产妇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早破水,又正在分娩中,诊断为羊水栓塞,猝死。”牛同珍说。
  “产妇死亡后,其家属便纠集了数十人开始围攻保健院,将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和医院当班医护人员控制在院长办公室,用摄像机对着医生护士强迫补写病例资料。他们把门关上,不让外边人进去,在屋内殴打医务人员,可怜三个女医生被打得大哭,其中还有一个已怀孕三个月。”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感到很难过,实际上她们成了人质。一方面是我们工作的失职,没有保护好医生;另一方面,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医没有安全感。这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公平。”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孙长富说。
  “当时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有人已经在砸办公室里的东西,不过此时我并不是很担心,家属情绪激动是可以理解的,这种事以前也曾发生过,我希望能和杨院长一起做家属的调解工作。”
  但随着死者家属纠集人数的不断增加,到了当晚23时左右,情况超出了孙长富的想象。
  “院长保护了我们,他却被打了,现在还在县人民医院住院呢!”一名当时被困的护士回忆说,为了避免事情恶化和被控医护人员再次受伤,杨更林一边积极作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一边暗示被控职工跳窗逃脱。职工脱险了,却更加激怒了情绪激动的家属。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杨更林被追打得无处躲藏。
  孙长富说:“为明确死因,医院建议尸体解剖,却遭到了家属拒绝,后经武陟县卫生局领导的不懈努力,家属终于同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面对患者死亡与医方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的鉴定结论,死者家属却不认可,让我们赔偿80万元,如果不同意就到县政府闹事。”
  “此事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和死者所在的乡、村两级负责人积极协调处理此事,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但他们一直坚持高额赔偿,协商未果。”
  记者在武陟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6月18日做出的《关于对武陟县妇幼保健院产妇常某死亡及协调处理情况的汇报》材料中了解到,目前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已支付死者家属1.5万元让其安葬死者,但其家属仍多次组织人员上访。在鉴定书下达后,该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又与家属交谈,同时启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但死者家属既不认同焦作市医学会的鉴定结果,又不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到河南省医学会再次鉴定,唯一的要求就是高额赔偿。

 


家属要闹,不要鉴定
  据曾参与抢救的武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冯彩霞介绍,羊水及其中的有形成份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称为羊水栓塞。此症一般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亦可发生于中期妊娠引产后。起病急,无先兆,死亡率高,总死亡率大于86%,其中有25%~50%在1小时内死亡,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产科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焦作市医学会提供的患方陈述材料中,患者家属指出:临产前产妇检查各项指标均属正常,但在接生过程中产妇发生病危,家属要求剖腹产和转院时,院方没有同意,在家属已经签了剖腹产协议的情况下,最终没有履行协议,延误了治疗及有效抢救时间,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且在产妇发生病危时,院方没有通知或告知家属,比如口头通知或下病危通知书,更未同家属商量有关治疗措施。
  同时,患者家属表示:该院作为专科医院缺乏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未曾考虑接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急措施,危情发生时所有在场医护人员不会使用相关仪器,连续几次打电话请教别的医生。最可气的是其中有一台设备已经损坏而院方竟不知道,耽误了大量的抢救时间。
  对于患者家属陈述的问题,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在给焦作市医学会提供的有关材料中说:该院已接受焦作市卫生局的产科急救中心的验收,不论是急救药品、抢救设备还是救治水平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羊水栓塞处理预案悬挂在产房的墙上,一旦需要抢救,医务人员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预案,及时抢救。
  针对家属提出的曾要求剖宫产而医院未给予实施的情况,材料指出,实际上家属是害怕胎儿宫内窘迫才要求手术的。当时产妇宫口已开大至9厘米,先露+1水平,当医生与家属谈话期间,产程继续开展,宫口开全,先露+2水平,此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是解决胎儿宫内窘迫更快捷有效的方法,对母婴均有利,所以,选择阴道分娩,家属也是同意的。况且从签字同意手术到患者发病只有几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手术。
  针对家属对医院未及时通报病情的指责。院方认为,当患者突然发生抽搐,心跳骤停时,医生的首要责任是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而不是丢下病人去谈病情、告病危,贻误抢救时机。
  “当事情出现时,积极应对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希望能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双方协商解决。但这一点在情绪激动的家属面前是行不通的。”已经在武陟县人民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双腿固定着石膏的武陟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杨更林已经不愿回顾当时惊心动魄的一幕。
  6月2日7时许,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大门口被挂上了横幅、摆上了花圈,产妇家属将尸体停放在院门口,并将大门锁上,杨更林在二楼的办公室被一脚跺开!产妇家属再次对杨更林进行了殴打,并强行把他拖到走廊。一位目击者对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一些人要把我从楼梯上扔下去,被卫生局领导奋力拦下,他们又把我拖到楼下,继续殴打,并强迫我下跪,披麻戴孝,最后腿都被打骨折了,蜷缩在水泥地上起不来。”说话间杨更林的面部肌肉不断地抽动着。
  “最终还是在公安干警的解救下,他才得以在11点左右被送入武陟县人民医院救治。当时他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地方,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说起当时的情景,身为小学教师的杨妻李耿华忍不住掩面痛哭。
  “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来医院的了,直到现在头还时常发晕,早上一起床就想呕吐,根本不想吃东西,现在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不过好在目前刑警大队已经介入调查……”杨更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把眼睛闭上,面部肌肉依然不断地抽动。
  “当时,杨院长伤情很重,脑震荡、耳膜穿孔、肺挫伤、肺积液、鼻骨骨折、腿骨骨折。”武陟县人民医院外科一位刑姓的医生向记者介绍了杨更林的伤情。
  “然而事情却没有完。”牛同珍告诉记者,接下来几天,死者家属继续在保健院门口停尸放哀乐,堵塞通道及大门,严重扰乱了保健院的秩序,致使保健院停业8天。
  “虽目前医院恢复了正常,但大多数医务人员还处于恐慌和愤怒当中。为患者接生的主治医师原春萍、助产士王桂光、护士李五霞一直不敢上班。原春萍更是神智恍惚,只要出门就要戴上墨镜,生怕被别人认出。很多医生不愿也无力收治病人了。”牛同珍说。
  据悉,截至记者发稿时,武陟县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事件的2名参与者进行了行政拘留。

 

“血溅白衣”背后的启示
  医生被打,医院停业,武陟县妇幼保健院事件的发生并非个案,仅今年6月份,全国范围内就有5起严重医闹事件发生。而愈演愈烈的“医闹”已成为医患双方一个难以消弭的“症结”,成为制约医院正常发展的困惑之一。消除这个“结”,已经刻不容缓。
  “治病救人是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职责所在,而战胜疾病则是患者的最大愿望。有着共同目标的医生与患者,本该是与病魔并肩斗争的亲密战友,理应彼此信赖,相互配合,但现实中医患纠纷却频频出现。”
  让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宋小玉不明白的是:“每次手术,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看到患者面对手术时的恐惧,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已成为我们对自己最迫切的要求。尽管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我们应该理解,但更多的是无奈。虽然国家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法律法规的普及不到位引发了种种问题。”武陟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患方一般不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一旦没有得到期待的治疗效果,就会出现情绪化表现,引起‘医闹’事件。”
  “一定要还医生以尊严!”同为河南基层保健院院长的庞玉玲和张冬梅介绍,近几年来,她们医院,频频出现医务人员被围殴事件。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已受到很大威胁,她们呼吁政府重视这一现象,希望在法律的保护下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
  “当医生风险太大。”“我伤心透了”。这是记者在武陟县妇幼保健院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
  “医生如果天天处于恐惧之中,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武陟县卫生局普法办主任秦立新说,因为医患矛盾的加剧,一些医院已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医生为避免误诊、漏诊,采取小病“大检查”,这无疑会增加医疗开支;二是医生明哲保身,治疗方法中选择风险系数较低的“姑息疗法”。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毕竟,没有人愿意让一个战战兢兢的人为我们开方下药,更不会有人希望让一个高度恐惧的医生来给我们做手术。
  河南省卫生厅有关专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通过现行规定的哪种途径,医患之间的纠纷往往久拖不解——医患之间自行协商,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协议;请卫生部门进行医疗鉴定,鉴定的公正性往往受到怀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患者不认可,在证据收集方面也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个既专业又和医疗机构没有多大关系,医患双方都接受的“中立”调解机构从中调解,在医疗纠纷处理上可能会更有效率。该专家表示,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逐渐消除医患双方私自协商赔偿的现象。将问责制引入医疗纠纷的处理、医闹的处置已经迫在眉睫,只有问责才能让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真正重视医患关系,才会从源头上重视解决医患矛盾。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