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的新乡医学院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崔静 占茹 步盘 秋霞 新乡医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15.9平方米。 1922年,加拿大传教士在古城卫辉“博济医院”的基础上兴办四年制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是为新乡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开端。1949年,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和哈利生医院从山东迁入卫辉,与惠民医院及护士学校合并,并接收解放军第三机动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和干部,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 此后,学校几经变迁、多次易名,于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本科,定名为新乡医学院,同时在新乡市建设新校区;1998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具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予权,涵盖医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设有14个教学院(系、部),16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建校以来,外科学专家段美卿、精神病学专家杨德森、妇产科学专家朱咸光、病理学专家李同光、影像学专家李笑云、眼科学专家余戎、免疫学专家张敏六、解剖学专家冯天祥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先后在校执教。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534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58人,专任教师73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达64.4%。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一批优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教学骨干。 学校现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医学重点学科、6个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12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合作举办的二级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教育部确认的河南省唯一一所西医类独立学院。建设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和省内许多大中型医院在内的80多个临床教学基地,构筑了较为坚实的实践教学工作平台。 近90年来,4万余名(全日制)莘莘学子胸怀祖国投身社会建设。他们当中有全国人大代表,有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有优秀企业家,有政绩显著的党政工作者,还有一些人治学海外。 自1993年始,学校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丰富办学层次,成人学历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材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2001年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医学网络教育新形式,成立了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新乡学院。同年取得培养留学生资格。目前,学校留学生总数居河南省高校前列。2004年,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准,成功开展“3+1”、“3+1+1”衔接式护理本科、硕士项目。2007年获准成立“河南省外派护士培训中心”,开展赴日工作护士项目、赴英带薪实习项目等,是日本国际看护师育英会(NPO)在中国境内首家赴日工作护士项目资助学校。2009年,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联合开展“6+6”硕士项目,双方联合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新医人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目前,全校师生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正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意气风发,团结奋进,为把新乡医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