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3期第1版
 
2009年第83期第2版
 
2009年第83期第3版
 
2009年第83期第4版
 
2009年第83期第5版
 
2009年第83期第6版
 
2009年第83期第7版
 
2009年第83期第8版
 
2008年第83期第1版
 
2008年第83期第2版
 
2008年第83期第3版
 
2008年第83期第4版
 

砭术止疼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砭术见于《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砭、针、灸、药、导引五大医术之一,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腹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刮法   适用于疾病初期、邪气正盛的实证患者。患者俯卧在砭毯上,下面放置电热毯以低温加热,目的在于温通气血。利用砭石做成的刮板,在后背正中及两侧从上向下刮痧,直至出痧。
      灸法   适用于久病体虚者。在腹部放置砭石片,取气海(脐下1.5寸)、关元(脐下3寸),用点燃的艾条在石片上方温灸,每个部位5~10分钟。以自我感觉温热舒适而又不会被烫伤为宜。
      推法   患者俯卧于砭毯上,术者手掌涂上甘油以润滑,用掌根从尾骶部位开始,沿着脊柱向颈部位开始,滑着脊柱向颈部推擦。速度由慢到快,连续推64次。温推督脉,以鼓舞一身的阳气。
      拍法   患者俯卧于砭毯上,术者用手掌拍打尾骶部位的八髎穴(在骶后孔中,两侧共8个穴位),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度。八髎穴健腰膝,补肾填精,可培补肾中元阴元阳。
      熨法   取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砭石片,加热后放置在腹部热熨。放置的部位,主要是肚脐上下的正中线上。此法有交通心肾、温经活血、补气养血的功效。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于欣雨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