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0期第1版
 
2009年第80期第2版
 
2009年第80期第3版
 
2009年第80期第4版
 
2009年第80期第5版
 
2009年第80期第6版
 
2009年第80期第7版
 
2009年第80期第8版
 
2008年第80期第1版
 
2008年第80期第2版
 
2008年第80期第3版
 
2008年第80期第4版
 

治夏暑感冒中医有方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夏暑季节,暑热既盛又雨水偏多,暑热多夹湿伤人,所以,感冒患者常出现暑湿证。这与一般的风热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都有区别,乱吃退烧药没有好效果。
      根据暑夹湿的多少,中医将夏暑感冒细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临床上以后者居多。
      暑热感冒  酷热久旱时多患。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故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征象,并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如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心烦,汗多但汗出热不退,咽痛,倦怠乏力,或有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浮大而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
      中医妙方: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取竹叶、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半夏、荷梗、粳米各10克,板蓝根、麦门冬各20克,党参、玄参各15克,每天1剂,水煎服。
      暑湿感冒   俗称“热伤风”,雨湿偏盛时多患。暑为阳邪,性炎热,主开泄升散;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暑湿合邪侵袭机体,既伤肺卫之表,又困脾胃之里。症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少,头重身困,脘痞纳呆,恶心,或见口粘腻或口干不欲饮,心烦,倦怠,小便短赤,大便泄泻。苔薄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暑祛湿解表。
      中医妙方: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香薷、厚朴各6克,白扁豆15克,金银花、青蒿各12克,连翘、鲜芦根、藿香、半夏、陈皮、白蔻仁各10克。每天1剂,水煎服。小编推荐
清凉油治夏日病
      清凉油由薄荷油、桉叶油、樟脑、桂皮、甘草和细辛等中药组成。适用于夏日天气炎热引起的头晕、头痛、额出冷汗和四肢无力等。
  使用方法:倒少许涂在两侧太阳穴和印堂(位置在两眼眉之间),并轻轻揉擦3~5分钟。但应注意避免误入眼睛内,以免本油刺激眼睛,引起疼痛、发红、流泪和视物不清等。
  本药除可治疗夏日炎热引起的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治疗蚊叮虫咬、轻微烫伤、皮肤过敏和胃肠阵发性绞痛等。
  禁忌症:太阳穴和印堂有外伤者禁用;对上述中药过敏者慎用。上述病症除使用清凉油外,也可使用万金油,用法同上。
        (摘自三九健康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