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9期第1版
 
2009年第79期第2版
 
2009年第79期第3版
 
2009年第79期第4版
 
2008年第79期第1版
 
2008年第79期第2版
 
2008年第79期第3版
 
2008年第79期第4版
 

——河南职工医学院积极开展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侧记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7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者服务队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成立。从这里,一条条先心病防治的脉络将逐渐铺开,最终形成一张密实的中原先心病防治网,从而实现——
先心病救治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张晓华  董文安    “健康从心做起”,多年来,胡大一教授一直致力于先心病患儿的救助工作。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胡大一说,几岁可根治,十几岁变难治,几十岁变不治。一个进入难治期的先心病患儿,可以拖垮一个家庭,及时发现和治疗一名处于可根治期的儿童,相当于挽救了一个家庭。
    胡大一说,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期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现状:先进医疗技术“隔岸观火”
    胡大一告诉记者,我国先心病患儿的数量,大概在400万名左右。这个数字将不断地递增。因为先心病患病率占出生婴儿的7.14‰,这就意味着每年都有14万名以上的先心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患儿大多出生在贫困、边远地区,或其他地区的贫困家庭。14万名患儿中能得到救治的,最多只有6万名,剩下的8万个幼小的生命,或者家长不清楚其患病的事实,或者因家庭贫困,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无奈地任病情发展,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河南每年增加多少先心病患儿呢?据《200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河南省共出生111万人。按先心病的正常患病率计算,其中有7900多个孩子是先心病患儿。
    而在现代化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早已不是医学难题。尤其是随着近几年介入疗法在先心病治疗中的普遍应用,对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来说,只需穿刺血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就可以从此彻底走出“伤心”的阴影,无需胸背部切口,无需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无需输血。手术仅需一个小时,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和条件,99%的先心病患儿完全可以通过介入或手术治疗得到康复。
    一边是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一边是数以万计在疾病中呻吟的孩子。胡大一教授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技术和等待救治的患儿之间形成隔岸观火的局面。”

援助:“爱心工程”送去清凉甘泉
    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胡大一教授,从2003年起,就率其团队义诊病人5000人次,其中先心病占55%,完成介入手术近千例,外科手术数百例。
    为了进一步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汇集众多专家与社会爱心,并建立中国先心病防治网络,2007年5月10日,由胡大一教授发起,中国红十字会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成立了“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者服务队。集合了全国一流先心病专家的志愿服务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贫困先心病患儿的救治,采用介入封堵术,在大型全身数字成像系统下完成先心病儿童的根治工作。
  “爱心工程”通过与全国各地的医院合作,在当地建起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合作医院需根据协议长期在地方开展先心病救治工作,同时普及相关知识和治疗技术,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降低治疗费用。医院一般以大型义诊的方式,筛查先心病患者。一经发现后就近治疗,地方医院无法诊治的患者可以协调到北京、上海或其他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地区就诊。治疗费用根据患儿贫困程度给予适度减免。对于特别贫困的儿童给以全免费治疗,比较贫困的半费治疗,全免和半费名额由爱心工程评定委员会评定。另外,对于不适合实施介入治疗的贫困先心病儿童,可以享受优惠价由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主刀进行手术治疗。
  这样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问题。志愿者们主动走出大城市,走入贫困地区,以手中的听诊器,去聆听孩子们的心跳。在他们无私的排查中,一个个威胁家庭幸福的“地雷”被及时发现和挖除,无数在先心病的烈火中煎熬的孩子,终于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甘泉。

织网:全面防治构筑健康和谐
  胡大一教授表示,“爱心工程”的计划分三步走。首先,专家下基层,发现疾病、发现问题;接下来,及时救治,探索先心病的大规模救治方法;然后,对当地合作医院进行技术培训,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这三步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起我国的先心病治疗网络。
  “就河南来说,河南省胸科医院就是河南省先心病救治网络的培训基地。”胡大一教授说。之前,河南已有6家医院加入了“爱心工程”志愿者服务队:沁阳市人民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平顶山152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濮阳县人民医院、内黄县人民医院。今后,河南省先心病防治网络将以河南省胸科医院为龙头,向全省其他地区逐渐延伸。
  “光是救治还不够,这个网络,还要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为循证医学开拓者的胡大一教授,向来极重视预防的作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心血管疾病防治”被清楚地写进了“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服务队的《百字宣言》中。
  “将防与治紧密结合,形成一张普遍覆盖的先心病防治网,让更多的先心病患儿得到救治,让健康者晚得病、少得病、不得病。等到我们救治的先心病患儿数量超过了出生的数量,先心病患者的抛物线步入下降支,那先心病的救治工作才算真正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胡大一教授向记者描绘了一幅“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者服务队的蓝图。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