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7期第1版
 
2009年第77期第2版
 
2009年第77期第3版
 
2009年第77期第4版
 
2009年第77期第5版
 
2009年第77期第6版
 
2009年第77期第7版
 
2009年第77期第8版
 
2008年第77期第1版
 
2008年第77期第2版
 
2008年第77期第3版
 
2008年第77期第4版
 

改革巨变 见证辉煌业绩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李保瑞
 
  鲁山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且大部分乡镇位处深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山区里的群众看病就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成了大难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借着国家的好政策,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购进专业医疗设备,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计划,截至目前,该中心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的主力军”,防控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仪器装备显著增强,业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有力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面推动了鲁山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卫生防疫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办公条件的改善、先进仪器的装备,还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各类重大疾病有力防控等,都走在了全市前列。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与国家的好政策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从不掩饰个人感情的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匡晨阳很是激动地对记者说。
  据匡晨阳介绍,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与鲁山县卫生监督所合署办公,其前身是鲁山县卫生防疫站(于1956年9月10日成立)。防疫站成立时位于顺城路中段,有干部职工11人,办公用房28间瓦房,设备仅有1台显微镜。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地9885.6平方米,房屋面积3109平方米;拥有X光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气象色谱仪、落射显微镜、测汞仪、快速现场检测设备、722型分光光度计等42台仪器设备;建立了局部百级实验室、万级实验室和艾滋病实验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其中主治医师14人、师级28人、士级36人。硬件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使该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很好地保障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个个数字,见证了鲁山县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防疫部门坚持从扎实开展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抓起,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构筑了一道牢固的免疫屏障。
  上世纪50年代,鲁山县开始在全民中普种牛痘、霍乱、伤寒、鼠疫等疫苗;1978年,开始推广计划免疫;1987年,在全县装备冷链系统,实行“四苗”按月接种制度;1988年,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度;2002年,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计划免疫。2008年,该县儿童免疫接种率连续16年保持在90%以上,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传染病达到消灭目标,脊髓灰质炎连续12年无野毒株病例发生,白喉连续22年无病例发生,麻疹发病率连续14年控制在10/10万以下。2008年,鲁山县完成19余万人次的预防接种任务,全县常住儿童“五苗”免疫覆盖率达95%以上,百日咳、流脑、乙脑等免疫相关传染病每年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水平以内。2008年,该县把甲肝、流脑、乙脑等11种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依据国家相继出台的一批又一批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范,加强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推广应用新的疫苗。目前,鲁山的预防接种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范围逐步扩大,质量越来越高。
  在鲁山,该县地方病和艾滋病是该县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任务。该县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2000年以来,该县每年检测288份居民食用盐,居民食用加碘食盐覆盖率94.6%;地方性氟中毒病区57%的自然村已经进行了降氟改水工程,受益人口20多万人;2004年,对全县324名有偿献血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筛查,做到及早发现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控制,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母婴阻断工作,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3%以下。
  2003年,该县启动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和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充分利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2008年,该县的结核病初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就诊率达75%,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痰涂阳检出率48%,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覆盖率达100%、正规治疗率达100%、化疗方案执行正确率100%,肺结核病患者DOTS管理率达100%以上,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2004年,该县实行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各个子系统运行良好,网络直报率100%。截至2008年,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网络直报系统。
  近几年,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完善和深化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的策划引导,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2008年,该中心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万余张,制作版面26块,在《鲁山简报》刊载“卫生防疫之声”22期,利用宣传日加大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
 
卫生监督工作蓬勃发展

  自《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起,该中心卫生防疫部门承担了“五大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任务,20多年来,共办理卫生许可证近2万余户次;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累计健康体检6万余人次;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10万余户次;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3万余公斤;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到2008年,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达96%以上。
  2008年,鲁山县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城区餐饮单位(食堂)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率达100%,对餐饮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年初预定的“三个100%”;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96.4%,公共场所用具检测合格率在80%以上。得力的监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县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广大群众的餐饮消费安全明显增强。
  在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鲁山县的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该中心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免疫规划先进集体、河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检测及碘盐检测工作先进集体、平顶山市文明单位、平顶山市既往有偿献血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平顶山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平顶山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30年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使亿万人民安居乐业。匡晨阳向记者表示:“回顾过去,我们历经坎坷和辉煌;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鲁山的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