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符庆友
卫生改革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淮滨卫生事业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在庆祝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盘点过去,掂量现在,展望未来,激情满怀。
近年来,淮滨县卫生局在淮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深化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改革,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提高了农村卫生机
构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条件,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方面,充分发挥了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及医疗、防病、卫生监督、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加快了淮滨县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进展较为顺利。2008年,淮滨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调整,出台了《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一制订了《淮滨县新农
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淮滨县新农合乡镇定点医疗机构标准》、《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村卫生所确定工作暂行办法》、《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审核管理办法》、《淮滨县
关于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处罚规定》、《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药品、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管理的意见》等,此外,新农合工作职责及就诊、转诊、报销、资
金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2008年度全县参合农民个人缴纳基金503.8万元,共参合50.38万人,参合率85.8%。2009年度全县参合农民个人缴纳基金1041.87万元,共参合52.09万人
,参合率96%。2009年,通过采取强化基金监管,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使参合农民得到了及时、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保证了参合农民利益,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2009年
1~3月,淮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为3668.94元。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08年5月,淮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8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20万元,
其余部分为地方财政配套和自筹资金。
淮滨县中医院2008年10月确定综合门诊楼建设地址,该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8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及自筹资金19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县妇幼保健院医用综合楼建设根据
县城卫生区域规划调整,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妇幼保健院实行整体搬迁,2008年10月确定迁建新址,计划近日开工建设。
今年全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60个,每村投资1万元改建经费,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建设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明显提高
——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监测。去年,该县计免工作完成了六次冷链运转。六次冷链运转常规免疫基础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接种率97.15%,脊灰疫苗接种率96.54%,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5.73%,麻疹疫
苗接种率98.53%,项目乙肝疫苗接种率90.34%,首针及时率89.41%。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每月对各乡镇脊灰病例(1~10月份完成2例脊灰病例的监测工作,粪便采集率、及时率达100%,个案调查率
达100%)、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搜索、监测,并将结果报告给市疾控中心。全县未发现脊灰病例,发现麻疹病例14个,无霍乱病例发生。
——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截至2008年11月底,淮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29例,发病率为246.45/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0种1311例,发病率为226.1/10万,分别为艾滋病
1例,病毒性肝炎677例,麻疹17例,出血热1例,乙脑23例,痢疾28例,肺结核449例,淋病2例,梅毒8例,疟疾10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118例,发病率为20.35/10万,分别为流行性感冒3例,流行性
腮腺炎14例,风疹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例,手足口病96例。
——艾滋病防治。该县开展集中宣传3次,展示宣传展板20次,上门咨询600余人次;印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宣传画、宣传册共1万份,开展巡回宣传2次;开展艾滋病知识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共
接待咨询人员16人,发放避孕套2000余个;对县看守所关押人员进行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共监测87人,无阳性抗体;全面落实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随访制度,全面开展了对HIV感
染者半年一次和艾滋病病人每月一次的随访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服药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医疗救助,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全面加强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对发现的1例
HIV阳性育龄妇女指定专业人员作为责任人,及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婚姻情况及妊娠情况,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严格杜绝艾滋病经母婴传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淮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治指挥机构。二是完善了工
作预案。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技术培训。由于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县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淮滨县卫生局严把卫生许可,积极开展视频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积极落实餐饮业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组织餐饮业负责人培训会,重点培训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落实,统一印证索证登记本300本
,逐一指导原料索证记录。
淮滨县卫生局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出动卫生监督员1300人次,出动检查车辆80辆次,保证了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证了春季县人大、政协两
会期间与会人员的餐饮住宿安全;保证了春、秋季全县中学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保证了高考、中招期间全县考生的食宿安全。
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行医活动,去年以来,淮滨县卫生局共出动卫生监督员540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9起,其中提出警告74户次,限期责令改正74家,立案处罚51起,取缔无证非法行
医4家,没收药品器械32件(袋),案值4.1万元,罚款9.2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重中之重。前几年,淮滨县的乡镇卫生院曾一度处于濒临倒闭的边沿。为了摆脱困局,卫生局党委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对每
一家卫生院建设方案进行严肃认真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认真进行改革,从长计议,以达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的,从而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彻底地告别了陈旧落后的面貌,在医疗卫生发展的道路上脱胎
换骨,整装前行。
几年来,淮滨县借助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及新农合机遇,通过积极努力,使19所乡镇卫生院已全部恢复业务工作,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医疗服务价格
问题,该县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药品购进渠道,统一价格管理,遏制了药品价格的不合理增长,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在计划生育、平安建设、信访、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精
神文明建设、老干部工作方面,该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创建卫生城市是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存空间和精神享受空间而进行的有益实践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卫生面貌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完善和拓展城市的整体功能。
近年来,淮滨县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创建工作,在城乡环境整治、农村改水改厕、城区卫生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卫生局是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主创单位,为保证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淮滨县卫生局建立健全了创建组织,制定完善了创建方案,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单位,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加强了对创建活动
的全程督导,做到创建工作层层有目标、有职责、有任务,全面落实创卫职责。该县还围绕健康教育、食品、公共场所、学校卫生、职业病防治、除四害、疾病控制、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单位村镇创建
,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工作。一是完善了3年创卫资料整理;二是集中开展城区灭鼠,投放灭鼠药品10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了省级验收,取得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第一张“门票”;三是积极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健康教育组织,对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县全面展开;四是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卫生单位创建工作,今年全县共创建市级卫生乡镇6个、
省级卫生单位8个、市级卫生单位8个,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一次通过省级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淮滨县卫生系统经过历史的洗炼,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迈向一个新的春天!全体医务工作者正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履行着守护百姓健康、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卫生的庄严使命,向建国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