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5期第8版
 
2009年第75期第7版
 
2009年第75期第6版
 
2009年第75期第5版
 
2009年第75期第4版
 
2009年第75期第3版
 
2009年第75期第2版
 
2009年第75期第1版
 
2008年第75期第1版
 
2008年第75期第2版
 
2008年第75期第3版
 
2008年第75期第4版
 

二十年医患不了情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7月2日清晨,新安县正村乡上坡村。
    农妇雷兰芝早早来到村口公路边,手搭凉棚,不停北望,等待着洛阳乳腺病医院亲人们的来临。
    从1989年7月到2009年7月的20年间,一次乳腺癌手术将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与洛阳乳腺病医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近了,近了,就是这辆‘金杯’车!”在雷兰芝渴盼的目光中,救护车从远方越驶越近,车上的人也越看越清。望着乘车人朦胧的绿色急救服和臂上的急救标志,雷兰芝心潮起伏,双目湿润,坐到车上还是右手抚胸——似乎是生怕自己激动的心会一不留神跳出来。
    上坡村真是名副其实——两道山岭中间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坡长且陡,直到坡底救护车才稳稳地停下。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字排开的农家建筑,最亮眼的建筑就是雷兰芝几年前建的新家——门外栽月季,对门有绿树,门楼高大,镶着瓷砖。
    院内,3间主房、3间厦房、1间库房全部砖混结构,粉刷一新,还有台手扶车静静地躺在檐下;屋内,沙发、茶几、彩电、音响一应俱全,地板砖亮得能照出人影。所有的这一切,都仿佛是在无言中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小康生活。
    “没有董院长他们,没有乳腺病医院,也就没有俺这个人,没有俺全家今天的幸福生活!”雷兰芝说,1989年,33岁的她正值哺乳期,乳房一侧出现了一个鸡蛋般大小的肿块。当时她高烧40多摄氏度,血水、脓水顺着奶眼流,乳房痛得像锥子扎一样,贴膏药、熬中药、吃西药,在乡下啥法都使了,为治病连牛都卖了,但都无济于事。怀抱才刚刚3个月的女儿,死生两难,她流下的泪水不知有多少。
    “救了我妈,也救了我!”雷兰芝21岁的女儿苏曼丽说,“后来听人讲,刚成立的乳腺病医院能治妈的病,爸就四处借钱陪着妈上洛阳看病。经董院长他们确诊,妈患的是哺乳期乳腺癌。那时我家里穷得叮当响,五口人同睡一间屋,同盖一条被子,连那用砖头特制的‘枕头’也被磨得明晃晃的,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后,董伯伯他们就把近3000元的抢救费给免去了。当年7月24日的手术时间,俺们一家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了解到,为雷兰芝成功手术后,洛阳乳腺病医院一直与这名不幸的农家妇女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有专人打几次电话,询问其康复进程和生活情况,嘱咐其定期检查,报销其食宿及往来车费等。2005年4月28日,洛阳乳腺病医院还特地把雷兰芝接到医院,参加由该院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洛阳“黄山天目杯”系列活动。雷兰芝在此次活动中荣获“抗癌明星”称号,奖品是一辆价值3000多元的电动车!
    “救了兰芝一个,挽救全家五口!”雷兰芝的丈夫苏锤子说,一晃事情过去20年了,他们的3个孩子均已成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年收入近3万元,住房也由1间变成了8间,生活也富裕起来了。“听说今年8月1日,医院还要举办第二届抗癌明星评选活动,俺老婆肯定还能当上明星。”苏锤子笑着说。
    院长董守义笑了,雷兰芝、苏曼丽母女笑了,院子里的人都笑了……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