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4期第1版
 
2009年第74期第2版
 
2009年第74期第3版
 
2009年第74期第4版
 
2008年第74期第1版
 
2008年第74期第2版
 
2008年第74期第3版
 
2008年第74期第4版
 

治胆管结石行气血化湿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我国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西医手术治疗费用昂贵,6个

月后复发率高,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而采用中药组方治疗,疗效较好。
      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多由气滞血瘀、湿浊壅滞所致,湿热易阻遏气机,气滞不能行血,使肝经血瘀,经络闭阻,日久胆汁运行不畅,瘀久形

成结石;肝经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能疏泄脾胃,日久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生、壅滞而成结石。因此,治疗以行肝胆之气;活血化瘀

、祛湿为主要手段。中药枳壳、香附、厚朴、佛手行气化湿,穿山甲、当归、郁金、川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通经络,鸡内金化结石,柴胡疏肝行气

,炒白芍柔肝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鸡内金、枳壳、香附、厚朴、佛手有兴奋胃肠功能,可促进胆汁分泌;穿山甲、丹参、川牛膝、当归、郁金

有改善血液循环、解痉的作用;柴胡有镇痛解热的作用;白芍药有镇静的作用。具体用药是取穿山甲、鸡内金、柴胡、郁金、炒白芍药、丹参、川牛

膝各10~15克,枳壳、香附、厚朴、佛手、当归各15~25克。右肋胀痛重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口苦、便秘者加大黄、黄芩、龙胆、栀子,轻微眼黄、

小便黄者加茵陈、五味子,恶心呕吐者加清半夏、竹茹;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茯苓、石菖蒲,腹胀者加莱菔子。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7天一疗

程。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范撮武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