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医不自治”
村医吴祖国满头大汗地抱着5岁的儿子,跑进乡卫生院。
“孩子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脚摔断了,赶紧给瞅瞅!”
卫生院的大夫纳闷儿了。老吴的接骨技术在乡亲们眼里是顶呱呱的,谁有个骨折脱臼啥的,他闭着眼睛都能给接好了。孩子的伤情看起来并不严重,以老吴的水平,完全可以应付得了,为啥舍近求远地送到卫生院来?
来不及多问,大夫赶紧给孩子处理伤处。脚一疼,孩子又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老吴心疼得龇牙咧嘴,才擦干净的汗珠子又迅速地冒出来一茬。
等给孩子打好绷带、安顿下来后,大夫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唉,这个小崽子,我一摸他的脚,他就哭得一个半劲儿,哭得我心慌慌哩,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动物实验”
村子里好几个老人得了白内障来找吴祖国,老吴束手无策。他把一堆医书搬出来,没事了就翻,寻找治疗眼病的单方验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吴终于在一本泛黄的书里找到一个治疗眼病的方子,是几味中药加起来磨成粉外用。老吴依方配好了一包眼药粉。
“这家伙可是往眼睛里点的,半点儿马虎不得。”老刘在心里琢磨。
古代的医家往往在自个儿身上实验药效,老吴也愿意拿自己开刀,但问题是他的眼并没有“生翳”,试了也没用啊。
老吴灵机一动,忽然想起隔壁胖婶家有一头快瞎的羊。这只羊眼睛里正好生了翳。
几天后,那只羊的眼病,奇迹般地好了!老吴喜出望外,开始琢磨还有谁家的家畜得了眼病。于是,老根家的牛,大志家的猪,纷纷告别了黑暗,重回光明世界。
当然,患了白内障的乡亲,最终也都成了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