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嬗变中的安阳矿务局总医院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王利永
45年前,安阳矿务局总医院的前身——安阳矿务局卫生所,只有医生、护士各1名,占平房3间,可谓一穷二白。
45年栉风沐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安阳矿务局总医院现已发展成为管理科学、装备精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二级医院。
如今的安阳矿务局总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东区、骨科西区、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共7个病区,12个医技科室,系国家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命名的爱婴医院、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煤炭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安阳市文明单位、安阳市计量信得过单位、安阳市工伤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安阳市人寿保险公司定点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联合体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走出困境
安阳矿务局总医院的前身——安阳矿务局卫生所,始建于1964年1月。1969年12月,卫生所开设病床10张,手术室1间,化验室1个,职工11人。1971年,安阳矿务局卫生所更名为矿务局职工医院。1984年7月,医院更名为安阳矿务局总医院。
曾经,背靠着矿务局这棵大树,全院职工奋勇拼搏,医院发展可谓一路高歌,创造了许多辉煌。
随着煤炭企业经济形势和矿务局的改制,医院逐步从矿务局分离出来,成了无人问、无人管的野孩子,加之还没有加入安阳县120急救网络,又不是安阳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致使病人锐减,业务收入大幅度下滑,连续数月发不下工资,人心涣散。很多职工对医院失去了信心,辞职到别处谋求发展,医院几乎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2006年6月,薛廷亮临危受命,担任总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而那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人心涣散、快要停业关门的医院。
怎样才能使医院起死回生、摆脱困境、实现发展,成了当时薛廷亮院长及新领导班子考虑的最大问题。
薛廷亮一班人认真调研,积极探索出路,研究医院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分轻重缓急,脚踏实地,对医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解决。
他们首先安抚职工,稳定职工情绪,在医院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依旧保证职工工资。他们还积极努力,多处协调,力争早日成为安阳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加入安阳县120急救网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4月,该院成为安阳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随后加入安阳县120急救网络,摆脱了尴尬的困境。同年6月20日,医院由矿务局成功移交安阳县政府管理,从此,安阳矿务局总医院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光明大道。
超越自我
面对崭新的有利形势,怎样才能谋求更好更快地发展?薛廷亮给出的答案是立足现实,超越自我,走向辉煌。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薛廷亮认为,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医院的发展具有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安阳矿务局总医院立足现实,以人才为核心,以技术设备为支撑,相互结合,协调发展。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每年拨款20余万元送医务人员到市、省、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业务技术技能。进修人员回到工作岗位,发挥了极大作用,为病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每位进修人员回到医院后,都要开展学习报告会,向本院职工讲授进修心得体会,传授所学的先进技术、技能。医院还聘请安阳市名医专家长期坐诊,每到专家坐诊时间,门庭若市,每年治愈数万患者。
为使医院得到更大发展,薛廷亮带领全院职工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及“三优一满意”活动为抓手,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服务宗旨,加强医院管理,强化管理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增强社会信任度和就医安全感,引导医院建立“优质、低耗、高效、便捷”的发展模式,促进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他们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扶贫病房、敬老医院、流动医院、一帮一活动、医患双向承诺、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交费等多项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医;“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主题”活动,培育职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团队精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先做病人的亲人、再做病人的医生”作为行为准则,加强医患沟通,使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投资260余万元对门诊、病房楼进行了整体装修,增设了高级病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将三级医院的服务设施、二级医院的价格定位为就诊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和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在门诊大厅设置导医,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帮助残疾患者交费、取药、引导就医,设置轮椅、饮水机、电话等方便患者使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温馨热情的服务。
医院领导班子始终认为,作为医务人员,掌握精湛的技术是基本的要求,此外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医院长期坚持开展了“拒收红包,廉洁行医”等活动,要求全体医务人员自觉拒绝接受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或宴请。药品采购和财务部门对药品经销商私自在医院推销提成药品者,采取退货、断绝业务关系等严厉措施,千方百计降低医药价格,减轻病人负担。他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奖惩制度,实行院长行政查房制度、每周四院长接待日制度和非文明礼貌服务电话举报制度,对服务态度差的职工进行通报批评,严重者进行罚款或停职。
方便患者就医是该院的一大亮点。医院坚持每周三下乡义诊,免费为群众看病,免费为群众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进行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每年方便患者达数万人,受教育群众达数十万人。此举受到了安阳县委、县政府的赞誉和当地群众的好评,成为构建和谐安阳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走向辉煌
耕耘换来收获,拼搏成就辉煌。近年来,医院职工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主人翁精神,经过努力拼搏,使得医院2008年业务收入达1300余万元,同比增长71.15%;门急诊35703人次,同比增长106.83%;入院4278人次,同比增长41.52%,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真正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安阳矿务局总医院,占地11953平方米,建筑面积13221.26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万元,开放病床200张。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00人,专业技术人员240人,高中级技术人员86名,县名师专家3人,县学科带头人1人,县技术骨干3人,年发表论文50余篇。医院拥有县级先进水平的螺旋CT、腹腔镜、高强聚焦超声刀、心功能仪、高压氧舱、X光机、C型臂、多功能监护仪等大型医疗设备80余台(件)。为满足患者需要,今年初医院又投资近600余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大生化、DR、彩超、手术显微镜、人工肾及水处理系统、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灭菌器、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膀胱镜等大型设备。目前,医院能够开展全人工关节置换、断肢(指、趾)再植、阴式宫切及肝部分切除、肝脾修补、大面积烧伤及植皮、畸形矫治、口腔矫治等大中型手术。另外,该院还是安阳市能够开展股骨头置换术的两家医院中的一家。
风好正是扬帆时。谈及医院的未来,薛廷亮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他说:“在安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安阳矿务局总医院将以建设一流医院、造福全县人民为目标,朝着‘院区园林化、服务优质化、设备现代化、技术专业化、病房人性化、管理科学化’方向大踏步前进,实现新发展,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崛起!”
展望明天,安阳矿务局总医院将更加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