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1期第1版
 
2009年第71期第2版
 
2009年第71期第3版
 
2009年第71期第4版
 
2008年第71期第1版
 
2008年第71期第2版
 
2008年第71期第3版
 
2008年第71期第4版
 

大医院如何服务更多人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看病要找大医院。理由很简单:大医院的医生好,小医院让人不放心。于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少人问津。
      数据显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数上升的同时,三甲医院的门急诊量不降反升。以仁济医院为例,2008年1至9月,门急诊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2.54%。院长范关荣说:“人们看病信任大医院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新医改提出要“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希望更大地发挥大医院的骨干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医生“连”起大小医院
      大医院究竟该怎样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记者听到的答案是:“让大医院的医生用自己的脚步,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串在一起。”
       在仁济医院,“高职低聘”的医生有100多位。而在偏远地区,相当一部分人为了看到专家,必须舟车劳顿。为了少看病,甚至习惯于把小病熬成大病、重病。 “大医院里没有舞台的医生,一旦到了下级医院,就会有发展空间,而受益市民的数量也会成倍增长。”范关荣说。
大医院应该做“老师”
      范关荣说:“发挥大医院骨干作用,不能仅靠政策,而是要有大小医院良性互动的机制。”
      托管崇明县中心医院之初,原来的职工很抵触,直到后来范关荣告诉他们:“我们来这里,不是做保姆,而是当教练;不是做家长,而是当老师。”
      这位素以直言著称的院长表示,大医院支援基层应该保证话语权,人、财、物都该有适当调度的权力。此外,大医院支援基层医院,骨干作用更应该发挥在培养当地人才上,带教医生比在当地看病人更加重要。
(摘自《文汇报》   施嘉奇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