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71期第1版
 
2009年第71期第2版
 
2009年第71期第3版
 
2009年第71期第4版
 
2008年第71期第1版
 
2008年第71期第2版
 
2008年第71期第3版
 
2008年第71期第4版
 

夏季勿忘祛湿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夏季,阳光越来越强,此时的气候特点除了热之外还有“湿”,湿度过高,人会感到周身皮肤黏湿难受。
      一、“湿”气使人困倦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性质黏腻、秽浊,容易阻遏气机,从而影响体内气的运行。同时,湿邪致病还有“沉重、困倦”的特点,这是因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气含有大量水气,皮肤汗液难以蒸发,妨碍了人体的散热过程,阻遏了正常气化功能。
      二、如何预防湿邪致病
      可进食一些既能祛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疾病。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疾病。
      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疾病。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疾病。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疾病。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疾病。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疾病。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疾病。
      田螺: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疾病。    (摘自《健康咨询报》   肖祥云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