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是儿童的常规治疗手段,家长往往注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忽视对患儿输液完毕拔针的按压方法。由于患儿哭闹、身体扭动不合作,常常使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点移位而使穿刺部位出血,造成皮下瘀血青紫,影响再次的静脉穿刺。我院自对小儿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式改进后,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 拔针前均嘱家长固定好患儿穿刺部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方法,即揭开输液贴和胶布后,左手将棉签竖放在穿刺点上顺着血管纵轴方向的位置,右手将针慢慢拔出血管壁时,用左手拇指按压棉签,右手将针柄快速拔出,嘱家长按原位用手按压3~5分钟不动。改进的方法是,在拔针时,只揭开覆盖在输液贴上的长胶布,余下部分保留不动,撕开输液贴,按上述方法拔完针,左手拇指仍按压棉签不动,然后用其余手指配合右手将保留下的长胶布压在棉签上稍用力带紧,围绕穿刺点及上0.5~1厘米处缠绕一圈半(注:胶布一定是能覆盖穿刺点围绕头部或手足部位一圈半的),使之形成压力,右手轻轻旋转抽出棉签棍,嘱其5~10分钟后揭开胶布弃去。 结果 两种按压方式皮下瘀血、哭闹和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结果可见。胶布加压棉球按压法效果明显优于持棉签按压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摘自《现代护理报》 张 芳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