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中医院创新发展侧记 禹州市中医院成立于1979年,位于禹州市钧官窑路69号,属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禹州市卫生局。在潘树仁院长的带领下,在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下,在全院职工的努力奋斗下,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医院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中医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河南省重点县(市)中医医院。 医院规模逐步扩大 医院占地面积22207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0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初期的39万元发展到3330万元;编制床位从初期的150张增加到350张;医疗设备总价值1993万元;2008年,实现总收入4330万元。随着近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和逐步实施,该院的建筑总面积将扩大到3万平方米。 软硬件建设突出 该院一直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优势,走科技兴院之路。医院重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造就了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医院在职职工34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2人,占职工总数的83.4%。医院拥有美国GE双排螺旋CT、日立新型全身彩超、美国GE彩超、500毫安电视监控X光机、高强度聚焦超声刀、7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潘太克斯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0台(件),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科室发展更加完善 建院初期,该院主要以割治疗法和中医药治疗为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科室发展相对较缓。到1992年,该院已拥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肛肠科、针灸科、骨伤科等13个临床一级科室,以及痔瘘、肝病、胃病、痹症、不孕症、中风、面瘫、糖尿病、颈肩腰腿痛等13个突出中医特色的专病门诊。中医专科除精神病科外,1988年增设中风专科、心肺专科、骨伤外科。1997年,经许昌市卫生局批准,该院设立禹州市中医院急救站,率先开通120(后改为8196120)急救电话并开设“绿色通道”。到2000年底,该院又增加了高血压、脉管炎、乳腺病、眼底病、胆石症、结肠炎、气管炎7个专病门诊。 发展到现在,该院设有8个职能科室、10个病区、15个临床一级科室及20多个特色病门诊,有生化、检验、CT、放射、心电图、脑电图、TCD、B超、胃镜9个医技科室,并开设有禹州市气管炎研究所、精神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眼底病及弱视斜视防治中心、颈肩腰腿痛研究所和两个门诊部。 1993年,该院全体护理人员参加了许昌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培训,为期3个月。医院平时注重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及技术考核比武,开展中医传统技术护理项目,如中药超声雾化、中药离子导入、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薰洗、中药换药、拔火罐、针灸、推拿等。医院先后获得许昌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护理技术竞赛”第二名,“中医辨证与护理”获许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护理队伍中3人获得许昌市卫生局“两树六比”十佳护士等荣誉称号,1人获省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近年来,该院平均每年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两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地市级科研成果3项。医院代表许昌市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中药炮制技术知识竞赛,并获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2007年,该院中风科被许昌市卫生局命名为“许昌市重点中医专科”。2008年,该院被中共禹州市委宣传部、禹州市总工会、禹州市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命名为第七届“禹州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冀慧鹏被许昌市委组织部命名为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潘树仁被河南省医院协会授予“第三届河南省医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该院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就业基地,河南省中医脑病协作医院,许昌市重点中医专科,许昌市医疗急救网络成员单位,禹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等,并先后荣获“河南省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花园式医院”、“禹州市物价计量先进单位”等20余项荣誉。 30年的风雨沧桑,记载了禹州中医院昨日的艰辛和开拓;30年的岁月洗礼,孕育了禹州中医院今天的成熟与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医院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禹州市中医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