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68期第1版
 
2009年第68期第2版
 
2009年第68期第3版
 
2009年第68期第4版
 
2008年第68期第1版
 
2008年第68期第2版
 
2008年第68期第3版
 

辨治慢性唇炎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慢性唇炎相当于中医学“唇风”等范畴。其病多因阳明胃热、脾经血燥,或复感风邪、风热相搏所致。笔者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型介绍于下,供读者参考。
      风火上攻型   症见口唇裂,色变深红,以红肿发痒为特征,兼有口干口苦、便秘诸症。舌苔黄,脉右关洪数。治宜祛风、清热、解毒。方药为青蒿、生地黄各15克,当归、赤芍、荆芥、柴胡、川芎、黄芩各10克,蝉蜕、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血虚风燥型   症见口唇破裂、出血、燥痒、脱屑,面色无华,纳呆,口渴,便秘,目花头晕。舌淡,脉细无力。治宜养血润燥。方药为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当归、黄芪、黄芩各15克,桃仁、栝楼子、五味子各10克,升麻4.5克。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脾胃湿热型   症见口唇破裂、糜烂,口臭,口渴,不欲饮食,便秘或便溏,小便赤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健脾和胃、除湿清热。方药为茯苓、白术、黄柏、金银花、枳实各10克,山药、薏苡仁、扁豆各15克。若口干渴重者加沙参、石斛。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外用方药可取白鲜皮15克,蛇床子、槿皮各10克,地肤子、苦参各30克,水煎外涂患处或用玉蝴蝶一味外敷。
       (摘自《健康周报》   郭旭光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