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67期第1版
 
2009年第67期第2版
 
2009年第67期第3版
 
2009年第67期第4版
 
2009年第67期第5版
 
2009年第67期第6版
 
2009年第67期第7版
 
2009年第67期第8版
 
2008年第67期第1版
 
2008年第67期第2版
 
2008年第67期第3版
 
2008年第67期第4版
 

文化建院铸医院发展之魂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优一满意”活动侧记(文化篇)
本报记者 李季
把文化的魅力转换为发展的动力、提升的推力、医患之间的亲合力,一路走来,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文化建设如同盛开的花朵吐露着芬芳,这种馨香弥散开来沁人心脾……
打造文化大品牌
  走进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会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大气”感:“诚信和谐、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院训催人奋进;油墨飘香、图文并茂的院报让人倍感亲切;笑靥浅留、言语轻柔的导医让人舒心……医院的运行链条中每个环节都散发着文化浸润的魅力。难怪曾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活、工作、学习过的日本青年协力队员在离开中国的时候,总能学会吹奏葫芦丝或研习中国书法。浓厚的文化积淀也俘虏了这些异国人的心。
  “医院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先进的医院文化来推动,只有以先进的医院文化为主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才能全面提高医院医疗综合实力。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内涵、职工内在素质的重要体现,需要每位员工用心去维护。在一个集体融合时期,和谐的人文环境能凝聚人心;在一个集体面对挑战时,和谐的人文环境能够增加斗志。群体凝聚力是医院内部一切活动保持良性运转的基础,是医院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如果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专家当成自己的父母尊敬,把同事当成兄弟姐妹一样团结爱护,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感恩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的医院就会呈现一派团结、有序、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应以自己是医院的一员而骄傲,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关系到医院的形象。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做好,无论什么障碍,我们都要克服。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在同行和广大病人心中就有了信用。”陈利军,这位学医院管理出身的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对医院文化建设的理解是独到的。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卢兴烈的一番言语诠释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他认为,“文化建院”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形式,而是要求我们将这种理念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化说到底就是共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模式。一个单位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持续性高层次的提升必须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样,一个人的发展层次也必然受限于其自身的文化信仰。不同的人群信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塑造着不同的人群。“文化建院”就是要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文化培育医护人员的道德情操,提高其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集体归属感,促使医护人员以道德的力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脱离庸俗、功利的思维模式,自觉追求高尚的精神价值。物质条件满足的是生存需要,精神的追求才是生存价值的体现。只有摆脱了单纯的物质追求,人才能完成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才能从物质的依赖上升为精神的品位。品德、品行、品位三品皆重,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当品位得到一定的提高,必然促进道德修养的提升,从而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只有先成为一个好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或者好护士。我们所说的好人就是为当今社会价值观普遍认同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实际上与人的善良本性是一致的。做人要有德行,做医生或者护士更要有德行,这种德行不单表现在语言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了良好的德行,大家在工作中必然秉承一片公心,扶危助困,在生活中必然善待家人,善待同志,使个人的道德素养得到不断完善,个人品位不断提升,把“文化建院”的实际效果落实到医护工作的实践中。“文化建院”就是要发挥文化的软实力,让优秀的文化充实自己,让医护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淡泊的心境,能够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浮躁,在浮躁中获得宁静,在宁静中得到升华,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如今的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把建设医院文化,提高医院凝聚力,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使医院打造的文化大品牌逐步显现。
  灯光灿烂的舞台上,美丽的护士带着“皇冠”向观众展示着自信的笑容,款款的步伐,落落大方的举止,无不显示出内涵的魅力。这不是商业演出,这是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都会举办的“天使之星”形象大赛。护理人员的仪表、着装、举止都关系着医院的形象,也影响着患者的就医情绪。为了展示白衣天使形象,更好服务大众健康,“天使之星”形象大赛应运而生。比服务、比形象、比素质、比内涵,“我不是最漂亮的,但我是最优秀的。”每位获得桂冠的选手都会这样评价自己,因为全面发展的白衣天使最能代表这个职业。
  爱院如家是很多医院管理者希望职工做到的。演讲台上每位员工用自己的真挚感情抒发着对医院的爱和对医院的希望,这是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我爱我院”演讲比赛。如何爱,怎样爱?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愫在职工的倾诉中喷薄而出。谁能想到,每位职工对医院、对岗位、对同事、对患者的爱是那样深刻。
  还有文艺汇演、卡拉OK大赛、书法摄影比赛、钓鱼比赛、包饺子厨艺大赛、“纪念母亲节”座谈会、“托起明天太阳”少儿才艺大赛、晨跑比赛,以及在全院业务管理干部和团员青年中开展的读书征文活动、拓展训练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医院职工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医院工会坚持办好职工之家各项娱乐、健身活动,为职工送生日蛋糕,为新婚夫妇送贺卡和礼品;通过女职工每年健康体检、怀孕女工的值班照顾、各项计划生育的政策落实等,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了职工归属感和医院凝聚力,从而更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文化带来大收益

  医院文化是与现代医学文化相结合,是以各门类文化、各行业文化、各学科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行业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意识文化、科技文化、管理文化等要素。
  卢兴烈始终认为,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5年以来,逐年开展了医院文化建设大讨论,凝练了医院精神、医院理念、医院经营哲学、医院价值观、医院目标等医院文化。同时,该院导入视觉识别系统,征集并确定了医院院徽、院训和院旗,创办了《开封医苑》报等,推行工作人员岗位服务规范,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为医院行为的方向和准则,使医院具有一种“文化定势”。此外,该院以弘扬医院精神为核心价值观,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把握医院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积极推进有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
  很多人说医院文化建设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这几则小故事就十分明了了。
  2006年2月22日清晨,在该院血液科病房,来自宁夏的白血病患者韩蓉笑着对父亲说:“我感觉自己得到了重生!”原来是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匡霞献出了新鲜的血小板,让她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韩蓉从天津大学毕业后到吉尔吉斯斯坦留学,当年8月将毕业回国,但她1年前突发高烧,经过北京等地医院检查诊断为白血病。
  2月17日,韩蓉被转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简单的护理仍然没有帮她止住血,到第二天凌晨,韩蓉已奄奄一息。不抱希望的家属召集韩蓉的亲戚和同学从宁夏赶到开封,准备为韩蓉办理后事。
  2月18日是星期六,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匡霞赶到医院查房,看到病人严重缺血几乎病危,立即拨打开封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要求提供新鲜的A型血血小板。匡霞说,星期五就预订了血小板,但因为周末血站不上班,按照正常程序,下周二才能拿到血小板,如果不是韩蓉渗血过多,就不会那么急用血小板。
  10时左右,匡霞接到血站电话,血站相关人员已到岗,但符合条件的献血者还没有找到。放下电话,匡霞悄悄脱下白大褂,披上外套冲下了楼。
  2月18日上午,经过重新处理,韩蓉渗血部位渗血止住了。下午2时,中心血站的血小板送到了医院。
  在输血小板的过程中,家属意外发现,400毫升的血小板袋子上献血者的名字竟是匡霞。这不是主治大夫吗?当时,韩蓉的父亲韩金筱泪水夺眶而出。护士告诉他,匡大夫上午出去就是献血去了。2月19日,韩金筱想拿钱补偿匡霞,但遭到谢绝。现在韩蓉又开始有说有笑了,还能吃肉,家属重新看到了希望。之所以这么做,匡霞把这解释为一个血液科医生养成的职业素养。匡霞说,作为血液科的大夫,她最理解血液对病人有多重要。
  如果医生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或许韩蓉就不会那么幸运。没有良好的医院文化熏陶,像匡霞这样的医生或许越来越少。但就在平常的一次治疗过程中,文化的闪光点不经意间被放大了,竟然达到了挽救生命的高度。这种高度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是用物质难以交换的,这种社会效益的价值才是医院最大的利益诉求。
  一天,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罗志刚的手机上莫名其妙地多了1000元话费,原来是一位患者为表达对罗大夫的感激之情,在被罗大夫拒绝后,无奈想起了这么一招。得知情况后,罗大夫立即从工资中取出1000元钱,还给了患者。
  耳鼻喉科首席专家牛彩英接诊了一位患者。手术前,患者家属忐忑不安地把一个红包塞给她,她笑笑:“这你放心了?”做完手术,她跑到住院部,把红包里的钱存到了患者的账上……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本着“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替患者着想,医疗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宗旨,提倡人文关怀,和谐医患关系,铸就过硬的服务品牌。
  体恤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是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更是医院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现代医院的竞争更趋向于以医院文化为中心的无形资产的竞争。可以说,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文化花开更娇艳
  如今,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已经自成一体,全面辐射,医院已经跨入实施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的第二年。2008年4月,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部医院文化建设(2008~2012年)五年规划通过该院职代会审核并公布实施。
  这个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用5年或更长时间,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流程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环境优美、服务一流,整体全市领先、个别专业闻名全省的现代化医院。
  规划中的具体实施任务与措施包括素质培育、形象优化、医疗特色、科技创新、市场营销、和谐团队、文明行医、筑巢引凤、济困惠民、领导自律、党群项目、考核奖惩等12个项目。规划中提出5年内将启动新门诊楼、高级病房楼的建设,使医院病床总数达到1000张以上,为实现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居区域第一的知名品牌医院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年来的实践创造了什么?
  一年来,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弘扬医院精神为核心价值观,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把握医院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积极推进有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
  2008年,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医院管理,一举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该院还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创办了《开封医苑》报;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确定了院徽、院训、院旗和标准字、标准色,完善了中英文对照的医院标识系统;聘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为该院进行了整体策划,邀请专家进行医院管理、市场营销、服务品牌、成本核算等管理理念讲座;开展医院可持续发展论文征集等。
  2008年,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以“迎奥运、展风采、增合力、促发展”为主题的职工运动会。运动会历时一个月,共有1682人次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团体操等24个大项、40个小项的角逐,791人次获奖,多人多次刷新了院运动会单项记录。运动会还邀请了16家兄弟单位的152名选手参加了相关项目的比赛。
  在60年院庆之际,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划了跨度长达一年的整体活动。一系列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使这所老牌医院焕发出极大的活力。
  作为淮海经济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暨医院文化学会副会长单位,卢兴烈每年都要参加年会。2006年,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新疆异地成功承办了淮海经济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研究会第20届年会暨第10届医院文化研讨会。2007年10月,卢兴烈积极协同开封市卫生局筹备成立了开封市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申请完备了各项程序,制定了新的章程,并成功召开了开封市首届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在医院文化体系建设中,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视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在全院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支部组织生活和党课教育制度;结合医院实际,适时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班、培训班;坚持定期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并进行严格考核;坚持对新进人员实行岗前教育制度。医院积极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和法制教育活动以及荣辱观教育活动,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医院开展了“党员责任区活动”和向党员楷模、职工楷模学习活动,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得以涌现。
  谈及医院文化体系的建设,陈利军说:“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开展好医院文化建设,不仅要把医院精神、医院经营观、价值观、医院形象等具体方面确立好,还要从宏观整体上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达到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
  卢兴烈认为,首先,医院领导是医院文化的设计师和决策人。医院文化建设由他们亲自维护实施,才能得到医院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其次,广大员工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实践者和创建者。医院文化建设不只是领导者和有关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只有全体员工广泛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才能变为现实,才能有效推进医院改革的发展。离开了员工的积极参与,医院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开展起来,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医院文化建设的好处、员工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再次,医院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从医院实际出发,才能建设具有自已特色的医院文化。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独特的文化建设发展成果是医院成长发展过程中,全体员工不断思辨、感悟提炼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体员工全力打造、奉献给社会的一份精神成果,她将以独有的特色和无穷的魅力展现在群众面前,助益于广大群众的健康人生。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