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乔当归 通讯员 马伟科
中心名片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省级文明单位
■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传染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全区87万人民的疾病预防控制重任,具体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实施免疫规划、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及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等。中心现有在岗职工1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46人,下设13个业务科室和4个职能科室。中心通过了河南省实验室计量认证和省级食品卫生及消毒实验室认定,是省卫生厅指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苏丹红定点检测单位,是卧龙区卫生健康培训中心和卧龙区预防性健康检查机构,是卧龙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法定出证机构。中心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证检验,具备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法定资格。中心配备有数码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和装备完善的电教室,可依照法律法规承担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各科室均配有计算机并建立了局域网络,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上直报和办公自动化。
近年来,中心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和各项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中心先后取得国家专利5项,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3项;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7篇,编著学术专著2部。中心还先后获得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传染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级卫生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区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区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抓好班子 建设一流队伍
——注重建设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班子集体。卫生防疫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核心在班子,关键在队伍。面对卫生防病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大卫生方针;树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确立了“塑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作一流贡献、保一方平安”的奋斗目标;理清了“以业务发展为主题,以制度管理为保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资源优化为突破”的工作思路,切实肩负起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
——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专业队伍。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干部队伍,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和保障。为打造这支队伍,中心从思想教育、制度完善和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能力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实行定期业务学习制度,经常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此外,中心还向服务对象发放优质服务承诺征求意见卡,开设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及服务对象的监督,营造了“中心处处是窗口,职工人人是形象”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当发生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班子成员总是身先士卒奋战在工作一线,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专业人员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调查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抗击非典时期,时任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现任中心主任的梅振华视疫情为命令,无论早晚,他都亲自到场调查;无论多么劳累,他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在他的带领下,中心先后共出动流调人员836人次,调查处理疫情421起,排查可疑病例548人。
科学防控 确保一方平安
——传染病疫情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不断得到加强。多年来,中心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建立并完善了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辖区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网络直报;组建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队伍,开通了专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制订了霍乱、脊髓灰质炎等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监测监控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由于中心措施有力,检测到位,多年来,卧龙区未发生重大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较好地维护了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全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005年6月17日上午,中心接到报告,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半天内就收治11名腹泻患儿,且均来自某机关幼儿园。此事引起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上报区卫生局,并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至6月20日,该园共出现腹泻病人157例,其中儿童152人、厨师5人。由于发病人数多而集中,且原因不明,引起学生家长恐慌,社会各界极为关注。南阳市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调查处理与疫情控制工作。中心抽调精兵强将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最终认定腹泻暴发是由于患者李某感染厨师,厨师又带菌操作污染食物所致。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中心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决定停课7天,并对该幼儿园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进行彻底整改消毒。由于调查处理及时准确,防控措施得力,学生于6月28日复课。
——重点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在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中心以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积极实施“多发现、全干预”策略,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确认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对公共服务及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扎实开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控制家庭内传播。
中心对结核病工作不遗余力,成效显著。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并且对人体危害严重。科学研究证实,一个结核病患者如果不加干预,可以传播给20个健康人。从病人的发现到治愈,往往需要6~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中间涉及诸多环节,其中的追踪、诊断、访视、面视督导服药等环节都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每发现、管理和治愈一名病人,都需要结防工作人员付出大量辛勤劳动。仅2005年以来,卧龙区共发现治管结核病患者1449人,其中涂阳病人570人,涂阴病人879人,均给予了规范抗痨治疗,有效地防止了结核病的传播;2006年的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项目,又使该区结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务实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
——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健康教育与促进旨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有损健康的不良行为,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中心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为全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艾滋病宣传中,中心自行设计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扑克并获得国家专利;与南阳市说唱团联合开展的“健康大篷车”活动以说唱、演讲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此项工作还吸引了河南电视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为适应形势,开辟新的健康教育阵地,中心自行设计建立网站,传播健康教育知识。网站内容丰富,有工作报道、相关疫情、免疫规划程序查询、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二级网点等。网站突出特点是:在线视频观看,用直观的方式来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查询功能,如免疫规划程序在线查询,只要输入孩子的出生日期,就可以得知7岁以前所有要接种的疫苗和时间;也可查询各二级网点医院的位置、图片等。工作模式和机制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力促进了中心业务工作的发展。
实施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2008年6月4日,中心在蒲山、潦河、陆营等重点乡镇实施了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项目的目标人群为小学4~6年级的学生和18~40岁的育龄妇女,旨在提高群众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探索开展青少年“三理”教育活动。青少年“三理”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的民心工程,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中心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的伦理、心理和生理特点,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紧紧围绕弘扬文明风尚、科技创新、节约资源、体育锻炼等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中心坚持把实践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以提高素质和培养良好习惯为目标,努力把实践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中心采取现场调查、现场测试、现场沟通和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效果。据统计,去年已进行了5次青少年“三理”专题教育活动,使近千名青少年受到教育。
——计划免疫工作在创新中得到巩固和提高。为全面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中心在全市首创门诊集中式接种,推行了旬、周、日运转接种,顺利实现了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门诊集中式接种不仅提高了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病,而且还杜绝了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同时经济效益也极为显著,其成本与效益比值为1∶4.03,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近年来,全区适龄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到了97%以上。全区与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脊髓灰质炎已经通过了亚太地区组织的无脊髓灰质炎认证;多年未发生白喉病例;麻疹、百日咳、破伤风已降至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之内。在全省计划免疫综合评估中,卧龙区被评为一类县,并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省级媒体还曾以《谱写免疫规划新篇章》为题,对该区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中心坚持“发展在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本职,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狠抓内部管理,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在建设一流队伍、科学防控、务实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疾病控制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卧龙区疾控人员用可贵的敬业精神、出色的工作,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