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严重车祸,身受重伤,游走在死亡边缘的两名重伤员,在漯河市中心医院的全力救助下奇迹般生还,于日前康复出院。
两车相撞钢筋穿透两人
5月2日21时20分,位于京珠高速漯河北站出站口向市区方向的黑龙潭段,一辆小轿车撞上前方行驶的农用三轮车。三轮车上装的10多根直径为28毫米的钢筋,利箭般深深地扎进小轿车的车体内。4根钢筋从男驾驶员口中、左胸部和左侧腋窝处穿过,其中2根钢筋从他的口中扎进,又分别从颈部与脸颊处穿出;另外两根钢筋,分别从男子的胸部和左侧腋窝处穿过,他被死死地钉在座位上。而穿过男子胸部的那根钢筋,在穿透前排驾驶座靠背后,又穿透了坐在后座上的一年轻女子的胸部。
车祸发生后,漯河市中心医院救护人员、郾城大队、特勤队和支队全勤指挥部的3支消防救援力量相继赶到现场紧急救援。22时50分左右,受伤女子被成功救出;23时许,受伤男子胸前和座后的钢筋被全部切除,该男子连同驾驶座被抬出小轿车,并被迅速抬上救护车送往漯河市中心医院急救。
白衣天使创造生命奇迹
在得知情况后,漯河市中心医院总值班室及时召集心胸外科、麻醉科、五官科等科室的医生,做好了一切抢救准备工作。
23时许,受伤女子被送到医院,测血压60/40毫米汞柱,钢筋插入左侧胸部贯通伤,伤口仍在出血。23时30分,心胸外科汤跃卿主任主刀急行开胸取钢筋及探查术,术中发现,钢筋经右侧前胸的胸骨旁刺入右侧胸腔,穿过右下肺,经右侧第8肋间穿出。钢筋的前下方即是心脏,后下方即是右侧膈肌,医护人员缓慢地拉出钢筋。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后伤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23时20分许,受伤男子被送到医院,医疗专家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因受伤男子口腔里有一根钢筋,无法插管;二是患者是坐位,由于面部的两根钢筋的压迫,颈部呈屈曲位,无法做气管切开,必须将男子与驾驶座分离。经口腔科陈峻岭等专家研究分析,手术方案很快制定:先局麻取出面部的两根钢筋,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再取出胸部的钢筋,最后缝合面部伤口,行气管切开术。23时40分,特勤队员赶到医院,成功将男子与驾驶座分离,医生立即为其行颌面部切开取钢筋手术。手术由陈峻岭主刀,在耳鼻喉科主任袁宏伟、医生朱丽敏、麻醉医生沈彦波、护士长王红霞等配合下进行,5月3日2时10分,男子颌面部两根钢筋被顺利取出。2时50分,刚刚为受伤女子做完手术的汤跃卿主任、医生周鹏及护士吕妍、王红霞等为受伤男子行开胸及肺胸腔探查手术。术中发现一根钢筋经左侧胸部上方的胸骨旁穿入左上胸腔,经过左上肺叶,穿出左后胸壁;另一根钢筋经过左侧腋窝将左侧肩胛骨撞碎后,穿出左后胸壁。医生将两根钢筋取出,将左上肺叶进行修补,对左侧腋窝及创口进行止血清创缝合术。整个手术历时11个小时,术后伤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10时30分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
据了解,受伤男子今年25岁,受伤女子20岁,均是漯河市人,两人是趁五一假期结伴出游的“驴友”,在即将回到漯河时不幸发生了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