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液或抽血(静脉穿刺)拔针后,通常是用棉签或输液敷贴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出血。但静脉穿刺共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的针眼;另一个是针头进皮肤后沿着血管进一段再进入血管、穿过血管壁的针眼。两个针眼之间有一定距离,如果按压皮肤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则血液仍会从血管壁这个针眼流入皮下,形成瘀血。临床医护人员采用一种加压带,一方面方便加压,另一方面扩大按压面积,从而有效杜绝了出血。 制作 采用宽0.25厘米,长16.5~17.5厘米的弹力绷带,两端分别缝上自粘带(尼龙搭扣),在一端缝上2厘米×2厘米纱布卷成实心小棒。 使用 拔针后立即敷上消毒贴,再使用加压包扎带包扎,纱布制成的实心小棒要对准针孔。包扎5~8分钟即可拆除包扎带,若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适当延长包扎加压时间。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谢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