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漯河市三院护士长唐志宏 本报记者 戴俊 通讯员 刘东予 “五一”劳动节前夕,从中华全国总工会传来好消息: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长唐志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漯河市卫生系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 唐志宏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高护班,在护理岗位上无私奉献了20个春秋。她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服务患者,用心灵和患者沟通。她通过小小的病房,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树立了新时期白衣天使的光辉榜样。她曾荣获“全国十佳优秀护士”、“河南省护理先进工作者”、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卫生系统优秀护士”、“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长”、“诚信服务标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先进个人”、“医德医风标兵”、漯河市“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和漯河市“十佳市民”。 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 “为病人解除疾病的痛苦是一名护士的职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宗旨。”采访中唐志宏这样说。20年来,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唐志宏都在病房忙碌着,她经常加班加点,不计薪酬、不计名利、不求回报,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用无私和敬业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了在疾病的治愈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唐志宏总是想方设法和病人沟通,树立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2006年9月,医院收治了瘫痪在床的脑出血患者吴大爷。吴大爷因与子女有矛盾,无人照料。唐志宏一边精心护理吴大爷,一边想方设法与吴大爷的子女取得联系。经过三番五次做工作,吴大爷的子女终于来到医院看望了自己的父亲。吴大爷感动地泪流满面,直夸唐志宏胜过亲闺女。 还有一次,内科收治了一位98岁高龄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患者来时腹痛剧烈,呼吸衰竭,高热39.6摄氏度,还伴有严重贫血,病情十分紧急。唐志宏连续7天7夜守护在患者病床旁,按照抢救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意见,带领全科护士运用先进的护理理念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精心照料患者,定期为其按摩、翻身、拍背、排痰、擦洗,却把她自己因出水痘高烧39摄氏度的儿子忘在了脑后...... 遇到紧急情况,唐志宏总是走在最前面,每次抢救危重病人,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2003年的非典流行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投入临床第一线,连续奋战两个多月,为遏制非典的扩散和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和组织的肯定、表彰。2008年5月1日早上,她刚结束对一名危重病人的抢救回到家,又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科室又有一名重症患者需要抢救!唐志宏立即放下刚刚端到手里的碗筷,不顾身体的疲惫,赶到医院参加抢救工作。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感激不尽的患者家属悄悄地塞给她一个红包,被她婉言谢绝了。唐志宏对病人家属说:“病人的康复和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患者家属热泪盈眶:“你们真正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 唐志宏在患者的心中是一位好护士,但作为母亲,她对儿子却深感愧疚。多少次说好陪儿子,却都因科室临时有事,不得不抱歉地对儿子说一声“对不起”,就立即赶回医院投入抢救病人的战斗。她记不清多少个日子,放学回家的儿子吃不上热饭热菜,只能自己一个人煮方便面;多少个午夜回到家中,看到合衣躺在沙发上早已睡熟的儿子脸上依然挂着泪珠…… 唐志宏对亲人有太多的愧疚,却又被众多的患者称为亲人。 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一名在护理战线上默默奉献了20多个春秋的护士。她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文学家笔下的传奇色彩,但是她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患者,献给了她孜孜以求的护理事业。 救死扶伤 爱心点燃生命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用爱心点燃病人的生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唐志宏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7年8月,科室收治了一例脑出血浅昏迷的无主病人。患者右侧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病人住院期间,唐志宏就像女儿一样关爱着病人:她自已出钱给病人买饭菜,为病人喂饭、擦身……她的行动带动了周围的同事,护士们都主动轮流分担这个病人的生活护理。在她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人很快苏醒了,病情逐渐恢复。她的无私关爱深深地打动了老人的心,老人热泪盈眶对她说:“你真像是我的女儿。” 在工作中,唐志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每一位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情变化,善待每一位病人,认真做好每一次治疗、护理,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护士。” 因此,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除了对病人身体护理外,她还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她经常亲切地与病人谈心,疏导病人,循循善诱,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007年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漯河市收容站给该院送来一位没有儿女,没有亲属,也没有陪护的老太太。老太太双脚严重冻伤、肿胀、溃疡;双腿严重畸形,大小便失禁,浑身散发着恶臭味。唐志宏除了为老太太打针、输液、翻身、叩背外,照顾老太太吃、喝、拉、撒也成了她不容辞的责任。唐志宏每天为老太太更换混合着尿液与粪便的棉裤和床单。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太太病情逐渐好转。在康复出院要返回福利院时,老人紧紧拉住唐志宏的手说:“闺女,让我留下吧,我想呆在这儿。”老太太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听了老太太说出了住院一个多月来的第一句话时,科室所有医生护士的眼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群雁奋飞 患者满意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业务上,唐志宏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还带领科室的同志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她自费订阅了《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学术期刊,虚心向专家求教。在工作中,她与科主任及医生紧密配合,团结协作,还主动与护士谈经验,交流心得,练就了过硬的技术和本领,在各种抢救中能够有条不紊,对各种器械操作驾轻就熟。在日常护理中,她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准确信息,为患者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近年来,她撰写的学术论文《浅谈护士素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与护理》、《老年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等20多篇;完成科研5项,她的科研成果《整体护理在心脑血管病人中的应用与研究》、《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应用与研究》等荣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唐志宏任护士长以来,狠抓制度管理,推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她从科室实际出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管理年、三优一满意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她时常提醒姐妹们:要做一名好护士,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要从每个临床护理细节做起,要掌握现代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医护服务水平。在唐志宏的带领下,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服务质量、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实现了护理质量零缺陷,服务质量零投诉。漯河市三院内科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赢得了社会好评,获得了患者满意。 护理工作中,唐志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索取只有奉献。无私奉献的她,默默耕耘在白色世界里。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面带微笑,脸上始终洋溢着三院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昂扬正气、浩然正气。她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抚慰和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她的敬业,她的无私,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称号。她是广大护士的楷模,她用真诚、用爱心点燃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之光,彰显了一名白衣天使的亮丽风采。她用默默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护理工作的华美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