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52期第1版
 
2009年第52期第2版
 
2009年第52期第3版
 
2009年第52期第4版
 
2009年第52期第5版
 
2009年第52期第6版
 
2009年第52期第7版
 
2009年第52期第8版
 

魅力·活力·吸引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来自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段言文
历史沿革:1915年,汴洛铁路修建,洛阳铁路卫生所成立,先后更名为洛阳铁路医院、洛阳铁路中心医院;2005年,整建制移交洛阳市政府管理,更名为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天使誓言: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以优良的医德让党和人民信得过,以精湛的技术让患者信得过,以优质的服务让洛阳人民信得过。
医院荣誉:河南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医院纠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国铁路“十佳”医院,省级医院管理年活动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历史,往往是和许多创新联系在一起的。譬如,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譬如,1881年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宣告竣工;譬如,昔日的洛阳铁路中心医院,到如今的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洛阳三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她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创新相连。”熟知医院沿革的一位老同志说,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新三院已是集医、教、研、防、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拥有固定床位510张,职工760多人;设18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1所眼科医院、1个体检中心、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年门诊量30万人次,出院病人8000余人次,固定资产达1.08亿元。
  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群众满意——特别是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基石,以服务创新为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被业内外称为“创新的典型”、“管理的典型”、“服务的典型”,被广大患者和家属称为“群众医院”、“放心医院”、“贴心医院”,誉满河洛,留下了一路佳话。
“小算术包含着大课题”

  许多人也许想不到,洛阳三院的革新发轫于院长李树龙为大家演算的一道小算术题。
  “小算术包含着大课题”,在一次全院职工大会上,院长李树龙扳着指头为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门诊病人可能有1~2个陪同人员;一个病人住院可能有3~4个陪护,8~9个探视者,甚至更多,“服务效应”不言而喻。因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满意的病人可以带来20个新病人,而一个不满意的病人可以使医院失去30个病人,病人才是医院最好的营销员和广告代言人。“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病人的陪护、探视者,都要给予不同的贴心服务。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院长的服务对象是全院760多名职工,每个职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陪护者和探视者,是所有健康的需求者。”
  高标树立,理念生辉。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算出了努力的方向,朦胧模糊的认识从此更加清晰、更加具体。职工们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病人可以没有我们医院,但我们不能没有病人”,“为病人着想就是为我们自己着想”,“保护病人的利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该院要求每一个临床医生都必须“会看病,会治病,会沟通,会记录”,每一个护士都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将服务细则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贯穿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专门成立了患者服务部,设立了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对出院病人定期电话随访,询问康复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和诚信档案,医德医风每月考核;聘请了20名院外监督员,设立了“医务人员违规公示栏”和“征求意见箱”、“举报电话”等。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该院患者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草鞋、皮鞋自己认识路”

  “我这病,来三院算是来对了!”“人人都跨三院好,一次住院忘不了!”“德高技高三院人,优质服务真贴心”……在病房,在医院,在社区,在群众百姓心中,洛阳三院的口碑越来越好,越传越远。
  “我们曾做过这样的调查,病人就诊住院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答案是:一是医疗技术,二是服务态度,三是收费价格,四是医疗环境。”李树龙院长说,他们的工作主要就围绕这四个方面做起。
  记者了解到,在科技攻关方面,医院在保持眼科、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发展的基础上,又重点扶持了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使之得到了迅速发展;两年间,先后引进了大型血管造影X光机、螺旋CT、准分子激光机、磁共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在医疗技术、检查手段等方面处于豫西较高水平。如今,医院眼科每年开展手术达千余台次;心血管内科开展的心脏起搏器安装属豫西地区最早,成功率100%;肿瘤科的设备和治疗方法、效果和理念全省领先;妇产科的微创技术,在豫西开展最早,治疗的疾病最多、效果最好;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建起的豫西首家治疗打鼾的呼吸睡眠治疗中心,各地患者纷至沓来……
  为减轻患者负担,医院推行了“三因四制式服务”,即因病施治、因病施检、因病施药;首问负责制、治病规范制、费用清单制和出院回访制。而管理创新中,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则是其中的“药品收入不与科室收入挂钩”一项——成本核算时,医院根据科室前3年的药品收入平均数再降10%,以此确定科室用药的百分考核比,每超过1个百分点处罚科室200元,由科主任和主管医生各承担100元!此制度执行两年多以来,先后有近百人次受到了处罚,但大家都口服心服。“因为药品比例引导了合理用药,用的普药多了、国产药多了,医生的责任心增加了,医院的信誉上去了,吸引的病人更多了。”一名曾因此受过处罚的科主任对记者说。
  医院每月由医务科组织专家对千元以上的医疗收费进行抽查,发现不合理的检查和用药一律由当事医生承担费用。医生为病人治病,能服药的不输液,用药从基础药物开始,能家庭治疗的不住院治疗。该院开出的普通感冒处方,经常保持在10元以下,儿童输液,液体也有了小包装,输多少掏多少钱;眼科手术切口小,缝线大多用不完,患者可以买半根,剩下的由医生妥善保存,每位患者就可节省100多元。巩义市农民刘某在该院做完心脏手术,手术费用比其他医院竟少了1万多元,惊喜之余,他含泪给该院送上了一面写着“群众医院”的锦旗。
  管理创新,服务立院。医院同时还新增了康复服务、家庭医疗服务、心理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变过去单纯的医疗服务为超值服务;对出院病人,由主管医生在病人出院1周内随访,及时为病人提供康复指导等,逐步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为了不让病人吃凉饭,他们为各病区购买了电磁炉,24小时供应开水;为了保证老年患者上下病床方便,特制了矮脚病床;为了使陪床家属有好的休息条件,购买了陪护椅,白天当沙发,晚上拉开就成了舒适的床;病房里闭路电视、卫生间一应俱全。许多病人感慨,在这里比在家里还方便。
  “草鞋、皮鞋自己认识路。”正在接受护士喂饭的王师傅说, 这里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秩序,吸引了方圆百里的患者,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他们都一视同仁,一样用心,这样的医院值得信赖,令人信服。统计显示,医院管理年和“三优一满意”活动实施以来,这里的门诊量上升了20%,域外病人增加了13%,患者满意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已连续26年实现了无医疗事故的好成绩。


天使们的N个瞬间

  接到急救电话5分钟内出车,急诊病人到院后3分钟内开始处置,院内会诊15分钟内到位,急诊检查1小时内出报告,一般检查2小时内出报告,普通X光片20分钟内出报告……一位比较关注洛阳三院的商店老板说:“在我眼里,这里考核最严的是急诊科,效率最高的是急诊科和检验科。”
  去年7月,当举世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到洛阳时,当第122号火炬手跑来时,两边的群众欢呼起来,“张主任,好样的。张主任,好样的。”大家口中的“张主任”叫张步远,是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眼科主任,在洛阳市,甚至在全省卫生系统都威望很高。不是因为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也不是因为他是河南省人大代表,而是因为他在40年的从医生涯中始终把病人、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无论是医德还是医术,都使认识和接触过他的人肃然起敬,他是洛阳三院优秀职工的杰出代表。
  去年秋季,一迷路老人因突发急病,昏倒在路旁,被洛阳三院120急救车接回。在患者身无分文且无一亲属在身边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紧急抢救使其转危为安,随后又给老人买来了牛奶、面包等食物,后经多方寻找才找到他的家人。《洛阳晚报》还对洛阳三院的行为进行了报道。距迷路老人被救短短3天时间,被骗到洛阳的广东女青年张文君身陷传销魔窟纵身跳楼,被送到洛阳三院。医院立即对张文君进行了抢救,等其病情稳定后,又先后2次为其实施腰椎、上肢手术,使她不仅保住了生命,而且逐渐恢复了自理能力。考虑到张文君家庭十分困难,出院时,医院还免除了她1.6万元的医疗费。对洛阳三院的此次善举,《洛阳晚报》连续3次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去年8月,伊川县江左乡李屯村刚出生不久的王盼盼,因患重病两次被遗弃。该院把小盼盼接到医院给予精心治疗。20多天后,小盼盼康复出院了,医院不但免除了她8000多元的医疗费,还为她捐赠了20多件衣物,使一来到人间就历经磨难的小盼盼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有一种树四季长青花儿红

  记者在洛阳三院采访中,不经意间遇到这样一个场景。
  社区居民王大妈到病房看望自己住院的一位老姐妹,平素话语不多的老姐妹竟一反常态,对医生、护士的称赞简直是口若悬河,使得王大妈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一名换液体的小护士刚刚推门进来,病床上的老人就急忙拉住王大妈的胳膊:“我刚才说的小姑娘就是她,可好啦!”“别夸我,要夸就夸我们医院吧!”小护士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液体挂上,临走时还不忘给熟睡中的一位病人掖掖被角。
  “别夸我,要夸就夸我们医院吧!”——多么高尚的姿态!多么美好的语言!多么有说服力的对白!医务人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真心、安心、贴心,三者一心,共为健康”的服务宗旨诠释得如此明了,如此到位!这样的医院不发展,恐怕病人都不会答应,这样的服务团队应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说到医院未来的发展,首先要说的是‘倍增计划’。”李树龙院长说,根据市政府决定优势医院倍增发展规划的要求,他们研究制定了《医院五年发展倍增计划》和《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年的(2009~2011年)大规模建设,新建3.6万平方米病房楼,使住院床位达到900张,使手术室等有关科室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将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每年新增技术人员60名,计划到2013年职工人数达到1050名;现有的市级重点专科眼科和心内科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力争使泌尿外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和妇产科的介入治疗和微创技术达到全市先进;自2009年起,医院年总收入要递增20%以上,2013年达到1.5亿元,医院整体规模和实力达到“三级甲等”标准。
  李树龙说,医院制定的《倍增发展2009年工作安排》中明确了今年要完成的6项年度目标,其中包括一期病房楼扩建6000平方米主体完工,二期新病房楼前期准备;1000万元设备投资,70名技术人才引进,20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年底实现医院手术例数、门诊诊次、出院病人递增20%以上,分别达到3100例、27万人次、1.2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倍增计划工作的落实,该院建立了倍增计划联席会制度。每周一上午,院领导班子专门坐在一起,总结和部署计划,对于在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措施,加以整改;每月召开一次全院中层干部大会,通报倍增计划进展情况。该院特别成立的倍增计划工程指挥部,下设的基本建设、信息设备、业务发展、人才队伍、资金保障、督促检查6个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为倍增计划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出活力,活力增魅力,活力、魅力铸就吸引力。我们相信,明天的洛阳三院将更加美好,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是“带着爱管理的,带着爱服务的”,他们的形象是开拓者的形象,是创新者的形象,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