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52期第1版
 
2009年第52期第2版
 
2009年第52期第3版
 
2009年第52期第4版
 
2009年第52期第5版
 
2009年第52期第6版
 
2009年第52期第7版
 
2009年第52期第8版
 

不懈追求 成就卓越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记“河南省优秀医院院长”、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马伍银
    2008年10月8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第三届医院优秀院长”表彰会上,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喜获“河南省优秀医院院长”荣誉称号。
    这是20多年不懈追求、超越自我,精于管理、成就非凡的又一充分注解。作为一名医生,吴利军2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修、精益求精,以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奉献了给家乡父老;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吴利军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科学管理、勇攀新高,使医院成为鹤壁市医疗单位的一面旗帜。

设定目标  勇往直前

    2006年初,有着精湛医术和出色管理才能的吴利军走上淇县人民医院院长的岗位。怎样才能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的淇县人民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大课题。
    吴利军首先想到的是给医院发展定位、设定目标。他认为,目标就是指路灯,有了目标,大家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然后勇往直前冲冲冲!当然,这个目标要切合实际,既不能太大,让人觉得前途渺茫、失去信心;也不能太小,让人觉得轻而易举、失去意义。
    吴利军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135”计划,即1年内使医院发生大变化,3年内使医院发生根本性变化,5年内使医院跨入全省同级医院先进行列。
    于是,在吴利军的带领下,医院上下同心同德,紧扣主旋律,千方百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医院发展新乐章。

科学管理  深耕细作

    有了目标,更要有行动,向着目标不懈努力!深谙医院管理之道的吴利军决定以医疗质量、内涵建设为抓手,促使医院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医疗质量就是医院的生命线。吴利军深深懂得,只有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才能确保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于是,医院以持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狠抓医疗护理质量为切入点,围绕医院管理年考核标准,健全和规范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质量、病案、药事、医院感染等管理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围绕院部医疗质量管理要求,积极督促各科进一步规范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控体系和流程,并不断充实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加大医疗质量督查力度,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等职能科室积极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各科医疗质量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不断加强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医患沟通知情书、病危通知书、住院病情知情同意书、自动出院同意书等医疗文书的书写格式,确保病案的真实、完整、规范;积极开展药师查房工作,进一步完善药师查房制度,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测,督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有效杜绝了临床盲目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内涵建设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是吴利军和领导班子成员所形成的共识。医院在切实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医院内涵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
    吴利军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院”战略,以发展的眼光开展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勇当“科技兴院”的急先锋。他采取“内引外联”的方法,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先后几次北上南下亲自参加人才交流会,并深入各大院校联系、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同时,他先后派出几十人次参加国家、省级学术会、短期培训班,并积极选派多名基础扎实、素质高的医务人员到北京、郑州等地大医院进修深造。医院还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对基础设施、教学培训设施和先进医疗设备进行更新和完善,实现了医院技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仅2007年,医院就先后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1篇(其中核心期刊33篇),并引进开展了颈静脉置管术、利用CTA技术提高脑卒中诊疗技术等新技术、新项目20项。
    吴利军还积极在中层领导干部中开展拓展训练和管理理论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中层领导干部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管理技能,提高了领导干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抗压和解决问题能力;积极开展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和考核活动,促进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各项操作技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医院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学校,同时坚持每月组织技术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各单位进行义务讲课,传授各类健康保健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来,吴利军坚持把行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建立健全了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他们创新性地建立了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体系,成立了由主管副院长、财务科长、监察室主任、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药械科长、检验科主任及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医院所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规范管理、合理调整和监督执行。同时,医院还创新性地建立了医院价格管理体系、价格调整工作流程、收费纠纷快速反应机制、价格管理信息反馈机制等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体系,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工作由以往单纯的财务人员负责,转变为全体医务人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医疗服务收费,有效降低了病人的就医费用。多项得力措施的实施,使该院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进入了良性发展的新境界。

真诚沟通  构建和谐

    2008年9月26日晚,微风习习、细雨阵阵,淇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广场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患沟通情景剧汇报演出正在火热进行中。鹤壁市卫生局,淇县县委、政府、政协及卫生局等领导亲临现场观看并担任评委,医务人员、部分住院患者及患者家属近千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中,平日里严肃认真的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她们用丰富的表情、到位的动作和准确的语言,把实际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进行了演绎。台上,演员投入表演,展示沟通技能与精神风貌;台下,观众冒雨观看演出,加油助威,掌声雷动。台上台下,演员与观众倾情互动,浑然一体,汇织成医患和谐的交响曲。
    这只是淇县人民医院全面构建和谐医患、打造和谐医院工作的一个缩影。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不懈的追求!吴利军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要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他认为,作为医务人员,除了提高技术外,还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为确保所有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均能享受到规范、到位的服务,各科室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实施了详细、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医患沟通实施细则》和《行为服务规范》,同时还举办了医患沟通情景剧表演赛。各科室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使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日常工作所需的各种沟通技能。
    如今,在淇县人民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在病人入院时都能主动相迎、微笑服务、敬语当先,并主动告诉病人及其家属来院看病的整个流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初步诊断、治疗方案、检查目的和结果、大概费用等。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把所掌握的医患沟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医疗服务全过程,做到尊重理解患者,很多医护人员都和患者成了知心朋友。
    身为医院管理者,吴利军敏锐地认识到,基层人民医院应该尽快转变服务理念,由原来的“以病人为中心”,延伸为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中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力。医院不仅仅是看病治病、救死扶伤的场所,更应该将医疗服务进行延伸,使医院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学校,使医务工作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2007年4月,该院率先在鹤壁市二级医院范围内成立了健康服务部,专门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他们积极围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开展工作,将医疗服务进行延伸,使医院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学校:先后印制了各类健康教育手册向每位住院患者免费发放,并专门制作了65块健康教育版面在各病区悬挂,在院内门诊、车库、病房楼前设立了6个“健康教育园区”,方便群众了解各类健康常识;坚持每月组织技术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各单位进行义务讲课,传授各类健康保健知识;先后在门诊各诊室和门诊大厅增设了50多把候诊椅,并在大厅导诊台设立便民门诊和简易门诊,为患者提供饮水机、轮椅服务并免费为患者提供测血压、开具处方等服务,方便病人就诊;专门在各病区卫生间设立了持液体架、大便椅等专用设施;积极在每个病区设置了《就医服务指南》和装有针、线、衣扣、纸、笔、信封等物品的服务箱,为住院病人提供方便。

天道酬勤  铸就辉煌

    2005年,淇县人民医院年住院人数为10968人次,年收入为2685万元,固定资产为2512万元。
    吴利军担任院长3年后的2008年,医院年住院人数为15113人次,年收入为4200万元,固定资产为3644万元。3年间,医院收入增长了57%,固定资产增长了45%。他带领大家漂亮地实现了“3年内医院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既定目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吴利军的领导下,医院先后被全国医院管理协会、河南省卫生厅等上级单位授予“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河南省创新管理先进单位”、“省输供血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单位”等荣誉。2005~2007年,医院连续3年在鹤壁市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中名列第一;2006年医院在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中位列第六名,并获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称号;医院连续3年获鹤壁市级“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行风评议中均名列全市第一;2007年9月,鹤壁市政府纠风办、市卫生局联合在淇县人民医院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医疗服务收费暨院务公开现场交流会”,同时授予该院“全市医疗服务收费规范单位”;2008年,医院荣获省“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省“医院管理年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省“政治思想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吴利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优秀医院院长、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防治非典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县“第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县“十佳学习型干部”等荣誉称号。

高瞻远瞩  更上层楼

    面对成绩和荣誉,吴利军并没有陶醉,他想得更高更远。
    他说,淇县辖区只有567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万多,地域小、人口少,医疗市场资源相对也少,这些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医院的发展。
    怎样才能克服多种不利因素,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尽快实现“5年内使医院跨入全省同级医院先进行列”的目标呢?吴利军说,这就要求医院决策者要与时俱进、高瞻远瞩。
    “今年,医院将重点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利好形势,多方筹措资金,开工建设9000平方米的门诊楼,进一步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做强医院卯足后劲!”面对未来,吴利军豪情满怀地说,“去年10月28日淇河大桥收费站成功南迁和今年2月13日开建的鹤淇大道工程,这些都必将有力促进鹤壁新区、淇县之间人流、物流和各种要素的流动,加快新区和淇县的发展,推动鹤淇一体化进程……”
    “随着鹤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鹤淇一体化步伐加快,届时淇县到鹤壁新区开车只有8分钟的路程,这必然会带动鹤壁新区和淇县群众就医需求和就医习惯的变化。这些因素带给淇县人民医院的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淇县医院人能够牢牢抓住机遇,树立‘两个市场(即着眼淇县、鹤壁新区两个市场)’意识,负重加压、同心同德、奋勇拼搏,相信几年后的淇县人民医院必将以‘市级医院的技术和服务、县级医院的收费’为周边群众切实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长城!”
    □记者手记
    在吴利军的办公桌上,记者注意到了他的座右铭——“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干事。”
    这是一句太平常不过的话语,但要想真正做到、做好,却需要付出太多的执着、坚毅和智慧。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一时举国上下人人自危、谈“非”色变。淇县人民医院是该县唯一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作为业务院长的吴利军一马当先,从组建领导小组、启动救治预案和培训演练到群防群控、物资保障和隔离区的筹建等各方面,都做到了全面整合、高效运行。
    在疫情面前,他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特别是5月6日在处置一例“高度疑似病人”事件中,吴利军更是身先士卒,近距离接触“病人”,在隔离病房一呆就是8天,直至“疫情”排除。
    作为医院院长,吴利军时刻为医院发展着想,却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有一次女儿腹泻,他却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给女儿拿药,以致女儿腹泻过重脱水出现精神萎糜。吴利军的父亲患脑血管病瘫痪,行动困难已几年,可他却没有过多的时间照顾。
    ……  ……
    20多年来,正是凭着这踏踏实实和勤勤恳恳,技术精湛、管理才能出色的吴利军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主治医师、到业务院长再到“一把手”院长,一步一个脚印铿锵走来。
    这就是吴利军的本色——一个“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干事”的人,一个在踏实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勤恳干事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