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47期第1版
 
2009年第47期第2版
 
2009年第47期第3版
 
2009年第47期第4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爱宽
      春季来临,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渐增,尤其是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为是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已形成规范模式,但在诊断上仍存在纰漏。很多人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该病,笔者在此谈谈两者的鉴别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为特征。该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无明显性别差异,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后多出现典型症状。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虽然在发病年龄及发病季节上相似,但仍有区别:急性扁桃体炎咽痛剧烈,下咽困难;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皮疹、肝脾大较少见;外周血白细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痛轻;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压痛;皮疹,肝脾大常见;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占50%以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严格来讲两种病不易混淆,但由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虽为耳鼻喉科医师常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却多就诊于小儿科,造成部分耳鼻喉科医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缺乏认识,尤其是检查不够完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治疗上有着显著差别,前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早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疗效,在没有合并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应用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不但无效而且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后者因为主要致病菌为细菌,所以抗生素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且青霉素是首选。
      希望有更多的耳鼻喉科同仁认识到这种误诊现象的存在。除了问诊及体检细心外,在查血常规时标注异型淋巴细胞将更有助于避免误诊。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