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蓬勃发展中的汤阴县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陈合芹
在豫北有这样一家县医院,从2006年到2008年,年业务收入由3334万元上升到4527万元,而患者的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却始终分别在60元、1500元的低水平线上徘徊。
患者的看病费用很低,而医院的收入却提高了,这一低一高意味着什么?该院实行的平价医疗,受到了更多患者的青睐,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医院以后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平价医疗之路越走越宽。
这家医院就是汤阴县人民医院。
汤阴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汤阴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公立医院,在这里看病的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
汤阴县人民医院院长段文科对农民的医疗卫生状况深有感触,他说:“即使医院正常收费,一些农民还看不起病,所以就更别说乱收费了。”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加强管理,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把汤阴县人民医院打造成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让百姓有病看得起
“让百姓看得起病、明明白白看病”是汤阴县人民医院一贯的承诺。
段文科院长说:“价格和收费是病人最关注的问题。医院既要在诊断治疗上尽量做到优质、高效、安全,又要在诊疗费用上切实做到透明、合理、规范。”
他们设立了介绍专家技术特长的专家栏,让患者一进医院就对医生的情况有所了解;他们把各种常规用药及治疗费明码标价,并在住院病区推出“一日费用清单”,让患者明白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药。
为减轻病人负担,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汤阴县人民医院对需要做食管癌手术、贲门癌手术、胆囊切除术、阑尾炎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的50余种疾病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科室对病人发生的费用想方设法进行压缩。仅2008年一年,就使近3000名住院患者享受到了单病种限价收费的待遇。
为从根本上降低病人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医院领导与各临床科室主任反复讨论,统一思想,认为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结合起来,让病人用上优质价廉的药品。他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在保证临床用药需求及医疗质量前提下,经过反复研讨,按系统规范了药品种类,制定了新的药品目录,取消了疗效不确切、价格较高的新特药种类,使病人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注百姓健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汤阴县人民医院始终不渝的追求。为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2005年,汤阴县人民医院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领办濒临倒闭的五陵镇卫生院。当时的五陵镇卫生院杂草丛生,设备简陋,人才流失严重。然而仅用了3年,在汤阴县人民医院的大力帮扶下,五陵镇卫生院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2006年,医院选派医疗护理技术骨干30余名,对白营、古贤、菜元、五陵四个卫生院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与护理工作;2007年,医院又开展了“支援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主题的下乡义诊活动,行程千余里,深入近50个乡村,出动百余名医护人员,为群众义诊千余人次。多年来,医院经常组织开展“健康进社区”、“送医下乡”等大型义诊活动,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和偏远农村免费为群众巡诊,送医送药,多次为贫困村民进行免费手术及减免费用,深受群众好评。
让百姓有病看得好
2005年,汤阴县人民医院外三科为一位巨大颅骨胆脂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该患者的肿痛生长了43年之久,手术难度可想而知,此次手术的成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外,该院开设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填补了汤阴县在此方面的历史空白。
这些都是汤阴县人民医院技术日趋成熟的很好证明。
“打铁还要自身硬”。多年来,汤阴县人民医院始终将技术创新、人才建设、设备投入放在医院发展首位。
他们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着力于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邀请上级专家来院指导讲学、会诊,提高业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他们着力于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选派优秀人才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习班、学术会等接受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加大高学历有用人才的引进力度。仅2008年一年该院就招聘本科生8名,很好地充实了医院技术人才队伍。该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以优秀的人才带动学科建设的思路,很好地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为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基础理论素质,医院要求医、药、护、技人员“三基三严”读本要人手一册,各科主任、护士长定期划出学习范围,组织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为了更好地对医护人员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医院专门购买了模拟人道具,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医护人员重点进行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无菌技术操作、静脉留置针等技术操作训练。每年医院都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大比武,对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各科实行传、帮、带,并采取派出去进修、请进来指导、在职继续教育等措施,全面提高了职工的基础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拓宽了业务范围,为更好地诊治病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并制定了防范措施,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多年来,医院每年都投资几百万元引进设备和技术。2007年,医院共投资300余万元,购买了C形臂、X光机、脑立体定向仪、潘太克斯电子胃镜、东芝B超、五分类血球记数仪、多功能麻醉仪、中央监护系统、产科中央监护系统、半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等仪器36台(件)。先进设备的投入给医院的业务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各业务科室围绕医院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新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8年,医院又投资360余万元引进了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椎间盘臭氧治疗系统、中央监护系统、婴儿高压氧舱、听力筛查仪等大中型设备35台(件)。成立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增设了相应设备,使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业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让百姓舒心看病
“咦,汤阴县人民医院想得真周到呀!还为咱们体检者提供免费早餐。”刚体检完身体的宋大爷边吃早餐边称赞。
为体检者免费提供早餐是汤阴县人民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从医生到护士,从收费处到药房,从医院管理到后勤保障,人性化服务在该院比比皆是。全院上下坚持挂牌上岗,开展微笑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用语、杜绝服务禁语;设立服务台,免费提供轮椅、担架及一次性口杯等;他们还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利用电子屏公示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利用宣传板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正确引导群众就医。
为了简化医疗流程,医院还投入大量资金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使划价收费一次完成;增设窗口,消除排队长现象;节假日门诊正常开放,以方便患者随时就诊;在急诊室开辟“绿色安全通道”,实行全程陪诊,保证病人在检查、交费、取药、治疗以及住院等环节上安全、快捷、有效。在病房仍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从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专科知识和病种为主的健康教育;制订住院病人服务流程,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均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情与温馨。
为了畅开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效果,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沟通制度,贯穿于病人就诊的各个环节。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增进沟通:继续坚持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零距离交流;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建立行政查房制度;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通过多种方式公布举报电话;实行院长接待日及门诊主任值班制度,成立信访接待室等。该院通过各种渠道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到扩建医疗用房,小到吃喝拉撒,只要群众有反映他们都会安排解决。比如有病人反应水咸问题,经过论证,为了保证职工和病人生活用水安全,医院投资10余万元,打了一口230多米的深水井;针对患者提出的增加休闲场所及健身器材的建议,医院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病人休闲场所并购买了健身器材。
这就是汤阴县人民医院,一个让老百姓“有病看得起、看得好、看得舒心”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