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孕育新生命的孕产妇和代表希望的新生儿在河南各地得到越来越多的温暖呵护。近日,记者从河南省“降消”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南省将投入2.17亿元在全省15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实施“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帮助贫困地区孕产妇,保障偏远农村的母婴安全。 据了解,该“降消”项目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相结合,完善农村孕产妇医疗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以减少孕产妇个人住院费用。对在定点医疗机构正常住院分娩的参合孕妇,实行定额补偿,每例补偿300元。执行“降消”项目的县(市、区),参合孕产妇住院分娩先执行项目规定的定额补助政策,再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但合计补助数不得超过其实际住院费用。对贫困的严重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除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住院分娩补助外,由各县(市、区)按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规定给予救助,救助标准由当地自行确定。 具体补助实施范围为:全省15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所有有河南省农业户口、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获得助产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其分娩补助基本服务项目包括基本护理、常规检查、接产服务和基本用药等内容。全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还将实行统一最高限价,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平产限价750元,剖宫产限价2300元;乡(镇)卫生院平产限价550元,原则上不开展剖宫产。 为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河南要求各级医疗单位要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证,控制剖宫产率。同时,加强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产科急救网络,保障产科绿色转诊通道通畅,使母婴安全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