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防治纪实
本报记者 李季
如花的生命,在病魔面前苦苦挣扎、命悬一线。危难关头,开封市儿童医院600余名医护人员众志成城,与手足口病疫情展开殊死搏斗。
“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永远和病人在一起。”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封市儿童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庄严承诺。
在危重病区,医院各科室的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普通职工不畏危情、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忠于人民”的动人乐章,托举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危急关头的“靠山”
危急关头,患者至上,生命第一;沉着应对,科学决策,高效运转抗击疫病。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早春、无雨、干旱,手足口病疫情如潘多拉神盒里的恶魔脱逃而出,豫东地区手足口病疫情十分严峻,上千名婴幼儿被感染。开封、周口、商丘、民权、睢县等地的患儿纷纷转往开封市儿童医院。开封市市长周以忠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开封的手足口病发病疫情就像地震震中的灾情一样。开封市儿童医院作为豫东地区唯一一家综合性儿童医院和开封市重点救治单位,成为救治手足口病战线的最前沿,开封市儿童医院院长黄蔚茹则站在了这前沿的前沿。但是黄蔚茹和她率领的精兵强将并没有感到孤立无援,因为危急关头的“靠山”给他们撑出了一片天。
卫生部专家组来了,卫生厅专家组坐镇医院,开封市卫生局领导守在医院彻夜不眠……关键时刻,他们相继来到开封市儿童医院,实地指导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并对医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予以充分肯定。
疫情出现,省委、省政府对开封牵肠挂肚。副省长宋璇涛、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副厅长黄玮多次风尘仆仆地赶往开封进行考察指导,对救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学周厅长在得知开封市儿童医院救治任务重的情况后,当即为该院调拨两台呼吸机,并派专家组进驻医院帮助和指导救治工作。2月22日,在现场办公会上,刘学周厅长的嘱托铭刻在医护人员的心里:“作为定点救治单位,你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全力做好救治工作。”
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体现了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专家组当天下午就到达医院并立刻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两台呼吸机也于第二天调拨到位。在救治工作开展期间,省卫生厅先后为该院调拨五台呼吸机,以满足手足口病患者的救治需求。卫生部、卫生厅相继派出三批呼吸、神经内科、急救、控感等专业的专家组对该院进行驻地指导,及时了解救治情况、掌握疫情动态、调配技术人员、组织救治工作,使救治工作在管理上有各级领导督导,技术上有各级专家把关。开封市卫生局局长憨振东、副局长穆宏地连日来亲自坐镇指挥,并提出开封市卫生系统一盘棋的观点,统一调配卫生资源,从其他医院调配2名医师,27名护士支援开封市儿童医院。疫情猛于虎,责任重如山。把疫病防治工作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全面落实。这是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响亮口号,也是具体的行动。开封市政府、卫生局调拨资金90万元,使医护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和力量,危急关头的“靠山”,有效保证了开封市儿童医院救治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虽然有艰难险阻,却丝毫没有阻挡医护人员心系群众的大营救。
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3月21日,省工作组组长王传中带领省疾控专家王秀萍、范秋萍、郑大一附院教授张茜、和曾参与阜阳手足口病救治工作的专家杨芳,抵达开封市儿童医院。他们不顾旅途劳累,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救治情况,掌握疫情动态,调配技术人员,亲自组织救治工作,王传中在实践中发现开封市儿童医院的特点是“三多、两大、一差”,即病人多、重症病人多、危重症病人多;工作强度大、救治难度大;基础设施差。为更好的做好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防治院内交叉感染,针对医院的特殊情况,王传中与班子一道缜密斟酌,当机立断,决定在病房楼十楼新建一个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从4月2日晚到4月3日,医院上下仅用17个小时便完成了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改造,提高了对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在工作组的指导下,该院采取了“四级立体巡视”制度,使危重症患儿的早发现、早抢救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实现病房管理、病人管理、病人家长管理三位一体。
开封市儿童医院科学决策调度,应对积极有效,成立以院长黄蔚茹为首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及手足口病诊治督导小组,接治手足口病病人的工作迅速有序展开起来。虽然医院条件十分艰苦,地方小、病床少、人员急缺、经费紧张,但是黄蔚茹指挥若定,使隔离病区、新建病区、调配物资、购买设备、培训人员、扩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区……一项项庞杂的工程进行地井然有序,为众多如花的生命筑起了一道道强有力的防线,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强“靠山”。
不惜代价救治患者。切实把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项救治措施,做到科学施治、规范施治,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行手足口病患者就诊的“绿色通道”制度,制定了困难家庭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救助办法,对入院的重症、危重患儿和困难家庭患儿,一律实行先收治的办法,严防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及时救治。
多措并举开展宣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强疫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高频率地宣传疫病防治知识,着力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冲锋在疫病防控一线。共产党员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和人民的召唤,医院各个支部党员冲锋在前,筑起冲不垮、压不塌的坚强堡垒。
在危重病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奋力夺取抗击疫病的全面胜利。
救治工作仍在延续,黄蔚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准时吃过一顿饭,经常一忙就是一个通宵,第二天还照常工作。繁重的工作导致她的咽炎更加严重,一直不断地含着含片,强行压制嗓子奇痒剧痛的感觉,还会经常剧烈地咳嗽。连续不断地工作致使黄蔚茹无暇照顾家中80多岁病重的老母亲,她愧疚地说:“对患者、对党和人民我问心无愧,但我对不住家人。”是呀,黄蔚茹为了千万个小生命的安全忽视了家人,但是家人没有责怪她,反而给了她更加义无反顾的动力。
4月7日,黄蔚茹接到了一位花店姑娘送来的一束火红的玫瑰花,一张贺卡插在花束中,上书一行娟秀的字体:十八朵玫瑰,代表您永远青春,永远美丽。手捧着鲜花的黄蔚茹哽咽了……
4月7日是黄蔚茹女儿的生日,但是超负荷的工作让黄蔚茹忘记了工作之外的一切。早晨刚刚睡下不久的她就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你怎么不祝我生日快乐呀?”女儿的话让黄蔚茹睡意顿消,但是等待着她的工作太多了,她甚至抽不出一点时间给女儿定个蛋糕。无奈中,黄蔚茹只能“狡猾”地对女儿说:“今天你应该感谢我才对呀,23年前的今天,我正因为生你在受罪呀……”母女一番相互祝福后,黄蔚茹又投入到工作中。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真的定了一束鲜花送给她。“女儿长大了,知道关心、理解妈妈了。”黄蔚茹哽咽着说:“女儿的支持又给了我一种动力,我一定要带领儿童医院这个团队,打赢防治手足口病这场战役”
黄蔚茹的无私、爱心、坚强、信心化成了一双温柔的臂膀,推动医院医护人员奋力向前;同时也铸就了一把尖锐的武器,搏击着手足口病魔的侵袭,保卫着孩子们的健康。
4月8日,卫生部派驻开封市儿童医院的专家组一行3人,即将完成使命离开开封。国家级专家、专家组组长胡英惠教授,说起开封同行高度的责任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技术时深为感动。她和开封市儿童医院同行一起,日夜救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胡英惠高度称赞开封市儿童医院专家总结出的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根据病情变化早上呼吸机的治疗经验。谈起在开封的感受时她说,看到重症患儿较多,她能感受到救治人员身上强大的压力。在重症监护室,大家和死神拔河都是按分秒计算的。开封同行表现出的医务工作者无私忘我的职业精神,让她非常感动和自豪。同时,卫生部专家到该院检查指导工作后,一致认为医院在承担较重救治任务的同时能取得这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依依惜别,黄蔚茹说:“在我们最困难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千里驰援,不辞劳苦直奔开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我院进行驻地指导。自3月27日以来,专家组为了抢救更多的生命,为了保护患儿的健康,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开展医疗救治、疾控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曾多次参与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把生命垂危的孩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你们虽是国家级专家,但是你们毫无专家的架子,无所顾虑地把权威知识和丰富经验传授给我院,高度的责任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技术让我们深深感动。你们与开封的医护人员携手并肩、共克时艰、日以继夜地救治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结下了难忘的战斗友谊……”
由于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开封市儿童医院已经取得了抗击疫病的阶段性成效,医院还投入资金近三百万元,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为增强急救能力,医院为重症监护室增添儿童呼吸机7台。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专门购买4台空气消毒机。为方便家属,医院还出资在医院附近为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家属租房,免费提供住宿。另外,该院还在增置日用品的同时,增加床单被套洗涤消毒次数,加强病区及医院周边消毒力度,以控制院内感染。
4月7日,刘学周厅长第三次来到开封市儿童医院视察时,用“三个有效”即:有效的阻止了患儿由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有效的提高了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对该院手足口病救治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对危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到抢救技术水平,从医疗设备供给及相关设施建设,从严密的制度措施到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充分肯定了开封市儿童医院对手足口病的救治措施有力、有效,行动迅速、敏捷。刘学周厅长提出,在今后的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更要增强,救治需更加科学,竭力阻止患儿死亡。
开封市儿童医院,用实际行动为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挺立不屈的“脊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位医生都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前沿,他们在用自己的身体,为如花的生命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开封市儿童医院在这场战争中始终站在最前沿,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全院上下步调一致,救治工作雷厉风行。这得益于一名战场指挥者——开封市儿童医院业务院长张曦。
救治工作战斗打响后,张曦20多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的儿子面临高考,手足口病疫情爆发以来,他没有给儿子辅导过一次功课,一直坚守在最前线。他告诉同仁们:“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就像战士上了战场。只要有一名患者没有脱离危险,我们就不能离开前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开封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魏淑娜代表院党委向全体职工发起倡议:“战斗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拿出我们的激情,像面对非典一样,不屈不挠、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像面对汶川地震一样,众志成城、并肩携手,让痛苦的孩子再次露出笑脸,让焦躁的家长不再恐慌。我们是白衣天使,我们是健康卫士!我们的背后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我们的肩上是群众的嘱托和领导的重盼!让我们继续发扬儿医人不叫难、不言苦的坚韧意志,让我们继续保持无所畏惧、敢打硬仗的激昂斗志。在这次战斗中职工同志们要团结协作,舍小家、顾大局;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干的多、想的多、奉献多;各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张曦第一个在倡议书上签上了名字。
开封市卫生局局长憨振东深有感触地说:“生死考验面前,总是我们白衣天使挺身而出,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排忧解难、化险为夷。”
奔跑,这个用在竞技场上的词语现在用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病区,在医院的任何一条通道上,记者看到的医护人员都是在奔跑,他们是在挽救生命,是在尽一份白衣战士的责任与良心。
“或许晚一分钟,一个生命就会枯萎,也许早一分钟,我们就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稚嫩的生命……”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含热泪。奔跑,奔跑,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样的奔跑比我们这些白衣天使的奔跑更承重?白衣天使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生命的强度。
这次抗击疫病过程中,一个个家庭记住了张曦这个名字。
2月24日夜11时20分,家住民权县程庄乡,年仅18个月的患儿江茹,被开封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转入了重症监护室。入院时,江茹神智模糊、呼吸不规则,抽气样呼吸使她面色发灰、口唇发干。开封市儿童医院业务院长张曦看到患儿手、足部可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跳达到198次/分,患儿四肢末梢发凉,脉搏不能触及。
病情就是命令,张曦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开展救治。气管插上的一刻,只见红色血性泡沫痰从导管中涌出,张曦和省专家组成员判定患儿肺部已经出血。医护人员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及该院手足口病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一对一的制订了诊疗方案。从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始,到3月2日患儿转出,昏迷中的小江茹哪里知道,守护她的医护人员在时刻关注着她的病情。张曦更是时刻关注着重症监护室内每位患儿的病情,针对不同的病情及时调整着治疗方案,不敢有丝毫懈怠。
爱心终会感动上苍。3月39日,小江茹转危为安,被转到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现在的小江茹精神良好,已经没有任何危险。看着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的小江茹,她的父母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治疗,我们孩子哪能捡回这条命呀!”
回首这段经历,张曦淡然表示:“我是一名医生,我只是尽一份应尽的职责。”话语背后,蕴含着一名医生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责任孕育伟大,在抗击疫病的关键时刻,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像张曦那样,无私奉献、敬业爱岗,成为挺立不屈的“脊梁”。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个个都是铁人。在手足口病疫情救治工作中,开封市儿童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承担着全院最重要、最繁忙的医护工作。重症监护室主任李玉萍、张诺芳带领病区医护人员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最前线。在这非常时期,大家都自觉地把吃饭时间一压再压,三五分钟解决问题,然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使命是挽救危重病患的生命,帮助其渡过艰难的危险期。转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都是高危病人,为防止细菌感染,这里不准家属陪护。所以,这里的医护人员既是医生的助手又是病人的保姆,所有的生活护理事项都要由他们一刻不停地来完成。擦拭身体、给孩子喂奶、吸痰、翻身、接大小便……患儿因为身患疾病,又面对着陌生的环境,总免不了哭闹,但是医务人员用关心、细心、爱心、耐心对待孩子,在病情观察上、生活护理上下功夫,比父母照顾更专业更细致,所以这里的护士和孩子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几天前,有个孩子转危为安,转到普通病区后,吵着闹着要重症监护室的白玉阿姨,他在小本子上写着:胖阿姨,我要回去。孩子纯真的感情让在场的人员红了眼眶。“患儿一插呼吸机,我们就一刻不能松懈。面对一个个危重病人,我们时刻想的是他们何时能转危为安,我们的工作是否全面周到。我们这里现在有3个护士有孕在身,但依然坚持工作。”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李莉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换来孩子灿烂的笑容!”
一个个生存的奇迹印证着生命的巨大潜能,一次次救治成功激励着白衣战士的信心和决心。现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白衣战士们有一句口号“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就是我们对生命的最高承诺!”尽最大的努力去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完整和延续,这就是对生命的最高敬意和尊重。
一桩桩、一幕幕,谱写出开封市儿童医院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危急关头,开封市儿童医院用坚强的臂膀托起希望;危难时刻,党的旗帜高高飘扬,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