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卫生局一把手,下到新生儿科护士长,5个人乌纱落地,职位不保。蓟县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虽然以处理当事人的形式划上句号,但并不能杜绝类似事件换个地方再度上演。 媒体报道,该医院在当地群众心目中地位很高,被认为是“最好的妇女和儿童医院”。而卫生部专家组调查结果显示,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 “最好的妇幼保健院”要了5个新生儿的命,在医院管理松散、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因素外,县级医院“硬件不硬”的漏洞也不能不引起重视。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教授王禄生介绍,作为农村卫生三级医疗网的“龙头”——我国县级医院的现状令人堪忧。 据悉,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印发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拿出217个亿,计划到2010年使中西部及东部贫困地区约2.2万所乡镇卫生院、1300所县医院、400所县中医院、950所县妇幼保健院改变房屋破旧、基本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 王禄生认为,这轮投资建设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该项目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了乡镇卫生院,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了中西部地区贫困县、民族自治县、边境县中的部分县医院建设,仅约占中、西部地区县医院总数的1/3(按每县一所县医院计算),还有近2/3的县医院未列入国债建设的计划。而且,县医院的硬件设施条件还未达到规划要求,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县医院70年代房屋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为18.32%和29.38%,西部地区平均危房率为35.9%。 同时,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存在问题。王禄生介绍,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调查了8个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在抽查的12所县医院中,除救护车的拥有率达到了100%以外,其他设备均未达到100%拥有。其中冷冻切片机、血液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预真空高压锅等5种设备的拥有率仅为30%~50%;肺功能分析仪、高压氧舱、中心监护系统、内窥镜清洗消毒机、焚烧炉5种设备的拥有率均不到30%;化学气体消毒柜的拥有率甚至为零。 “硬件不硬”,这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现状,1/3以上的县级医院在危房里给患者看病,出事故是在所难免。因此,王禄生建议,有必要对现有县级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类别机构的功能、合理的床位、人员配备数量和每床位面积,适时制定新的建设标准。 (摘自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