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岩 通讯员 何永超
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灵宝市卫生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院管理、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中医药、新农合等单项工作走在河南省县市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多年以来,灵宝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卫生工作列为全市实事项目,累计投入1.5亿元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投入8300余万元,建成了全省县级一流水平的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投资1350余万元改建了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了城南医院,新建成了防疫站综合检验楼、妇幼保健院综合楼、中医院门诊大楼,改、扩建了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农合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我生病住院花了1万多,新农合给报销了5000多。”灵宝市朱阳镇的张婆婆高兴地说。
灵宝市2006年参加新农合524151人,参合率88.5%;2007年参加新农合563197人,参合率94.5%;2008年参加新农合585479人,参合率达98.02%。新农合开展至今,该市共补助参合农民750273人次,补助金额7588.97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压力。
卫生监督能力全面提升
灵宝市近年来持续加强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服务水平。该市推行了妇幼保健规范化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传染病和地方病都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实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防控、2007年陕县支建煤矿“7·29”透水事件、2008年的手口足病防治和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工作中,灵宝卫生系统团结一致,主动出击,科学防控,顽强奋斗,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遍布城乡
“在卫生事业上的投入,灵宝市没说的。”灵宝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何永超说。灵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仅“十五”计划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5亿余元。该市对1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并购置了设备,配齐了救护车,彻底改变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条件。2006年,灵宝市抓住被列为2006年省级村卫生所建设试点县(市)这一机遇,共投入资金256.27万元用于4个乡镇103个村卫生所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农村群众防病治病第一道防线,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至2007年末,灵宝市共有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医疗卫生机构672个,从业人员3620人,病床1451张,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得到初步健全。全市除能开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外,还可开展门静脉高压分流加断流、肺全叶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髋关节置换术、食管癌支架植入术等高难度手术,有效改善了全市人民的就医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灵宝市防疫站被评为“全国一等防疫站”,市中医院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省十佳妇幼保健院”。
中医事业迅速发展
灵宝市中医工作以加强中医机构和队伍的内涵建设,培养高技术人才,突出中医特色,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使中医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灵宝市中医院1999年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03年该院骨伤科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烧伤整形科、高血压病科、中医妇科等特色专科正在建设中。2006年,灵宝全力实施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活动,按创建标准在全市1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中医管理科,开展了“一科二室四房”(中医管理科、两个中医诊室、中药房、中药库、炮制室、煎药房)建设。全市439个行政村均有至少1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生,能用中医、西医两种方法为群众防病治病。有269个行政村分别具有1个以上中药柜,并配有50种以上中药饮片或30种以上中成药,分别按照“三有四统一”(有中医药人员、有中药柜、有中草药;统一门诊登记、统一处方、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特色疗法)要求开展工作。
卫生执法不断加强
灵宝市卫生法制工作坚持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健全卫生监督机构,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使卫生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该市卫生局设立了法制办公室,成立了灵宝市卫生监督大队,将食品、医政、妇幼和献血等监督执法职能纳入监督所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做好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的发放及与许可内容相关的监管工作,全面承担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能,“两证”发放率达98%。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卫生秩序。三是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依法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四是依法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化妆品、消毒产品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卫生安全。五是加强血液管理,推行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全市各界踊跃参与献血,无偿献血比例逐年提高,全市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100%。灵宝市还建设了标准化血库,修订、完善了血库管理制度和资料,重新审核认定23家临床用血单位,并与之签定了临床供血合同,促进了血库正规化、规范化建设。
结 束 语
风雨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灵宝市卫生局局长马宽荣说,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灵宝卫生系统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建设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