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40期第1版
 
2009年第40期第2版
 
2009年第40期第3版
 
2009年第40期第4版
 
2009年第40期第5版
 
2009年第40期第6版
 
2009年第40期第7版
 
2009年第40期第8版
 
 

慢性咽炎的辨证治疗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多发于成年人。主要症状有咽干,咽部不适、异物感、灼热感、痒感、疼痛或吞咽痛,多较轻微。由于咽后壁常有较黏稠的分泌物附着在黏膜上,使人很不舒服,所以患者时时刻刻想用“咯”、“咯”的方法来除之而出现“清嗓动作”,有的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尤以晨起刷牙时特别明显,常伴有恶心。慢性咽炎根据中医辨证分以下几型。
      阴虚津亏   咽干痒甚,干咳无痰,灼热燥痛,饮水则痛减,手足心热。治宜润肺养阴、润利咽窍。处方: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玄参、乌梅各12克,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各9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阴虚火旺   症见咽干不适、隐隐作痛、发痒干咳,腰膝酸软,遗精或性生活后症状加重。治宜滋阴清热、清利咽窍。处方:知母、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各12克,桔梗、甘草、黄柏、牡丹皮各9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脾气虚弱 清阳不升  症见咽干咽痛,乏力气短,说话多则症状加重,纳差便溏。治宜补脾益气。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天花粉、麦门冬、桔梗、柴胡各2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痰阻血瘀   症见咽干刺痛,痰黏难咯,喜清嗓,常因清嗓而恶心不适,难以缓解。治宜化痰活血、舒利咽窍。处方:丹参、赤芍药、栝楼、玄参、牡蛎、生地黄各12克,贝母、麦门冬各9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鼓励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恒心和决心,同时要戒除烟酒,多进清淡饮食,少食刺激性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居室空气湿润。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程怀孟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