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7期第1版
 
2009年第37期第2版
 
2009年第37期第3版
 
2009年第37期第4版
 
 

好茶不分“明”前后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茶是新的好”,对于那些喜欢茶的茶友来说,喝“明前茶”就是尝鲜儿。但是有谁能说清楚,是不是所有的“明前茶”都是最好的呢?
  清明前,只有在江南茶区采摘制作的茶叶才叫“明前茶”
  传统观点认为,只要是清明节前采摘加工的茶叶都叫“明前茶”,其实不然。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产茶区域广,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而江北茶区往往是在清明时,大部分产茶区还没有真正开采;在江南茶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由此而知,只有清明以前在江南茶区采摘制作的茶叶才可叫作“明前茶”。
  “明前”好茶嫩度好,叶厚,无虫害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芽壮、嫩度好、叶张厚。另外,此时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呈兰花或竹叶状,视觉观赏效果好。再者,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而且,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真正应该认识“明前茶”和“雨前茶”
  近年来,人们选购茶叶时喜欢买最早、最嫩的,甚至只买那些由单芽制成的茶叶。其实不然,优质茶叶,并非越嫩越好,采摘幼嫩细小的单个茶芽制成的芽茶,外形的确美观,但就内含物的丰富程度而言,是不及一芽一二叶的。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其实,“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再者,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异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可能会相差5~20天。所以说,买茶时不能单凭茶叶采摘的季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
  其实,“明前茶”,早且嫩,好看;“雨前茶”,好喝,有味。消费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摘自千龙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