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7期第1版
 
2009年第37期第2版
 
2009年第37期第3版
 
2009年第37期第4版
 
 

防治心绞痛要“三抗”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虽然不如心肌梗死那样严重、危害大,但其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的危险,也可成为猝死的病因之一。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绝对不可因胸痛发作时间短、发作次数少而掉以轻心,而应当在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各做好“三抗”。
      发作期“三抗”,即抗缺血、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一、抗缺血治疗。心绞痛发作时的首要措施应是迅速制止发作,而心肌缺血是心绞痛发作的病理基础,因此,抗缺血就成为制止发作的关键。此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4克,共3次,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制止发作,缓解胸痛。
      二、抗凝治疗。对于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期的治疗,同时要给予抗凝剂如肝素静脉滴注,以溶解冠状动脉小血管内血栓,尽快疏通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状况,防止反复发作。
      三、抗血小板治疗。应从发作期就开始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可用阿司匹林,也可用氯吡格雷,开始用常规量300毫克,而后改为维持量76毫克。
      缓解期“三抗”,即抗血小板、抗缺血和抗危险因素治疗。
      一、抗血小板治疗。系缓解期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一般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75毫克,长期服用,可防止血栓形成,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
      二、抗缺血治疗。主要用于β受体阻断剂,常用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一般是在胸痛缓解后24小时开始口服,如有禁忌症,可改用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    等。
      三、抗危险因素治疗。相当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只有将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摘自《健康生活报》   韩咏霞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