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先进个人、开封市一院党委副书记卢兴烈
本报记者 李季 通讯员 赵晓顺
大年二十九的上午,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病房里,该院党委副书记卢兴烈将300元钱塞进了行坏死小肠切除术后,仅剩不足1米小肠的患儿陈灿手中。陈灿每天只能依靠肠外营养液补充营养维持生命,这对于家庭拮据的陈灿一家无疑是雪上加霜,拿着钱的陈灿忽闪着大眼睛不知所措,她的家人则泪水涟涟地感谢着医院的好心人。
这种感人至深的场面,在开封市一院经常发生,这种长存的感动要归功于该院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视和常抓不懈。
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灵魂
开封市一院党委副书记卢兴烈一直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在构建和谐工作中多措并举,致力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逐步深入,使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恪尽职守,尊崇医德,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体工作中,他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医院开展的多项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努力适应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倡导廉医诚信、为民和谐的理念,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管理,成效显著。
为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进行,卢兴烈结合医院实际,定期组织召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会议,围绕医疗工作积极调研职工思想动态,开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论研究与探讨。为使此项工作深入实践,真正纳入医院各项工作中,他先后主持制定下发了《医务人员规范服务守则》、《职工行为十条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制度》、《文明礼貌用语180条》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转发了《河南省便民惠民医疗服务40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手册》等,从而使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了思想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卢兴烈常说:“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是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灵魂。”他注重加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内容的创新,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将其作为主战场,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淮海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暨医院文化学会副会长单位,卢兴烈每年都要代表开封市一院参加年会。2006年,在他的领导下,开封市一院在新疆成功承办了淮海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研究会第20届年会暨第十届医院文化研讨会。会上,各会员单位结合实际纵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路和方法,相互交流、探讨经验,为各单位开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众所周知,拥有一个形象鲜明、意蕴深厚、外形规范,既能体现淮海经济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文化积淀,又能代表会员单位形象的会徽、会旗十分必要。为此,2008年,卢兴烈承担了会徽、会旗的征集工作,连续在多家媒体上刊登征稿启示,先后征集稿件50余件。经会长单位评选,最终确定了淮海经济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徽、会旗,卢兴烈为展现会员单位的精神风貌和研究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10月,卢兴烈积极协同开封市卫生局筹备成立了开封市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申请完备了各项程序,制定了新的章程,并成功召开了开封市首届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卢兴烈被大会选为秘书长。
医院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
卢兴烈始终认为,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在他的领导下,开封市一院自2005年以来,逐年开展了医院文化建设大讨论,凝练了医院精神、医院理念、医院经营哲学、医院价值观、医院目标等医院文化。同时,该院导入视觉识别系统,征集并确定了医院院徽、院训和院旗,创办了《开封医苑报》等,推行了工作人员岗位服务规范;先后组织开展了院庆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卡拉OK大赛、大型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软硬笔书法比赛及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购置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建立了职工篮球场、乒乓球场和职工健身室,改善了职工文化生活条件,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
自2006年开始,卢兴烈在全院组织开展了“创建和谐科室”活动,院党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全院和谐科室创建工作通过半年中评、全年总评的方式,根据考核细则评价开展情况,既把经济效益和工作情况作为衡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标准,又采用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方法对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从而真实而系统地反映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际效果。
卢兴烈非常重视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在全院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支部组织生活和党课教育制度。二是结合医院实际,适时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班、培训班。三是坚持定期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并进行严格考核。四是坚持对新进人员实行岗前教育制度。他还大力倡导廉洁行医,积极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和法制教育活动以及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该院开展了“党员责任区活动”和向“党员楷模”、“职工楷模”学习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人民医院不为民不配叫人民医院
卢兴烈始终把认真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能,端正办院方向,明确办院目标,切实体现公立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根本宗旨当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为此,该院党委出台了他主持起草的“八件实事”,以减轻病人负担。该规定对特困患者除执行“三先三后”的医疗服务措施外,还免收急诊出车费和挂号费,减收床位费的50%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的20%。四年来,该院共为特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达180余万元,药品降价为群众让利800余万元。在这方面,医院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比较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卢兴烈认为是值得的。
卢兴烈负责医院的市场开发工作。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他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医院与乡级卫生院普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2007年、2008年两年的努力,该院先后与50余家乡卫生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镇卫生院诊疗技术难题,也为农村病人带来了福音。经过他的努力工作,开封市一院又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并胜利召开了首届郑开学术论坛,受到省卫生厅领导的好评。
良好的品质铸就了卢兴烈对贫困人群扶危济贫的真挚感情。他常说:人民医院不为民不配叫人民医院。为了这个承诺,他付出了百倍心血、千倍努力,终于通过自己的劳动证实了自己的诺言,通过一个个感人的事例把巍巍丰碑矗立在开封父老乡亲的心坎上。在他的倡议下,开封市一院在每个病区均设置了6~8张济困病床,全院共设100余张济困病床,供困难患者入住,对特殊困难患者予以特别关照。
卢兴烈还亲自主持了对两例特困病人的诊疗活动。2006年,该院为一位来自杞县板木乡的孤寡老人收养的11岁小女孩王海红,免费做唇裂二期修复术和鼻唇整形术;为特困少年张凯切除了37处软骨瘤,并为其免去了7000余元的费用。省市新闻媒体对两起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后,开封市一院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卢兴烈的倡议下,该院每年对有子女考上大学的职工家庭送去扶贫慰问金。每年春节前夕,他都要带领有关人员到农村、退休干部和贫困人员家中嘘寒问暖,为他们送去节日礼品和关怀。凡是遇到困难群众和病人,他总是倾囊相助。据不完全统计,卢兴烈几年间参加社会公益捐助金就达近3000元,从而赢得了困难患者的赞誉和信任。
卢兴烈凭着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勤奋敬业的奉献情怀,在开封市一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院党委在每月对患者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中,赢得了平均98%以上的综合满意度,这就是开封市一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盛放的文明之花。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卢兴烈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关要求,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方法,大力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超前发展,用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让和谐之花随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