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玺 第1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刚刚过去,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农民工结核病防治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新问题,其实也是全社会长期以来对农村卫生重视不够而不得不承担的一个恶果。 没有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健康、科学发展。农民健康问题、农村卫生问题,已是社会之痛。发展农村卫生,保障农民健康,同样刻不容缓! 谋事先谋人。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卫生日益重视,逐渐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我省也对农村卫生事业大力扶持,各地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逐步展开,今年的全省卫生工作会更是提出,用5年的时间“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随着农村卫生“硬件”建设水平的提高,农村卫生“软件”建设——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必须同步提高,以便跟得上农村卫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软硬一齐抓,两手都要硬,“软件”“硬件”同步协调发展,才符合科学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