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5期第1版
 
2009年第35期第2版
 
2009年第35期第3版
 
2009年第35期第4版
 
 

乡村医生盼望更多“知识大餐”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2004年,河南省卫生厅决定,从当年起,利用5年时间,对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专学历教育,计划“到2005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疗技术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2010年,乡镇卫生院60%的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和15%的乡村医生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他人员具备中专学历,全省大多数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为此,河南省卫生厅专门批准成立了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回炉工程”。
      5年过去了,河南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开花结果,河南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逐步告别了无学历的尴尬,整体水平大为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医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卫生服务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乡村医生盼望更多“知识大餐”
本报记者  吴玉玺  李季
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是最基层的卫生工作者,他们是农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但是,2004年河南省卫生厅的一项调查发现,农村卫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农村医疗队伍学历偏低、业务素质不高,成为制约全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全省乡镇卫生院近8万名在职卫生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者仅占0.89%,专科学历者11.53%,中专学历者58.70%,无学历人员达28.81%。而在10万名村医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占1.33%,无学历者高达70.96%。为此,卫生厅决定加大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医德医风良好,掌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驻马店泌阳县一个偏僻山村的村医老詹,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老詹原本只是跟着村里的老“赤脚医生”学了些中医知识,只会看个头痛脑热的小病的他,成了方圆几里唯一的医生。遇到老詹解决不了的问题,村民就得到20多里外的镇卫生院去,不方便不说,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老詹的一个邻居就曾经因为急性阑尾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化脓转成急腹症,送到乡镇卫生院时因时机错过没能被抢救过来,50来岁就离开了人世。
      老詹是个爱学习、肯钻研的人,看到乡亲们的痛苦,老詹也急在心里,但是一直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而现在的老詹,经过培训后拿到了中专学历证书,几次参加县里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更是学到了很多适合农村的实用技术,中医治疗水平提高了,西医的输液、外伤清创缝合也可以处理了。村民李老栓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谁要是受个外伤,只能用布条缠住,用手按着往卫生院跑,现在詹医生都可以处理了。”
      焦作的乡村医生刘永进回忆说,以前出诊,通过对来人介绍的症状分析,有什么问题就带什么药,但是有一次,一个恶心呕吐的病人却突然出现脑疝,120急救车赶来时已经无济于事了。“要是知识和经验更丰富一些,考虑到病人平常有高血压顺便带点甘露醇来备用,也许病人可以被抢救过来。”刘永进除了积极参加县卫生局组织的培训,还自费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现在,不管谁叫出诊,他都带着装有急症药品的急救小箱,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村民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新密市大隗镇的村医李少朋说:“对村医进行技术培训当然是好事,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参加。”杞县圉镇镇庄王村村医王宏林告诉记者,自2005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参加县里组织的传染病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中医药知识培训及抗生素使用等技术培训。
      谈起关于技术培训的事,新乡市风泉区大块镇原庄村的村医张俊明更是显得非常高兴:“每年集中培训一次,一般5天时间,不用掏学费,还管吃管住,这样的好事我们没有不喜欢的。”
      还是老詹的一个邻居说得精辟:“多对詹医生他们培训培训,得到好处最大的还是俺们老百姓。”

多给一些实用技术吧

    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缺乏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省各地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近年来,郑州市卫生局在做好上级要求的工作的基础上,还启动了“十百千”工程,即面向农村推广10项适宜技术;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为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100名专业技术骨干;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为村卫生所免费培养1000名乡村医生。
  开封市卫生部门也采取了有力措施,仅以杞县为例。该县自2005年开始逐步实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程。为了达到培训效果,该县对培训人员采取签到及课间点名制度,对未参加培训或中途退场者将取消补助并通报其所在的乡级卫生机构备案并处罚。同时考虑到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该县对每名参加培训人员每天补助20元。
  在一些地区,一些大医院也积极加入到支持农村卫生、培训乡村医生的工作中来。洛阳市中心医院共投入近12万元,免费培训了780名乡村医生,各科室主任亲自授课,讲解各专业的常见病诊治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情况,而且还组织学员到各个病区见习,各科室主任现场传授各种新技术操作方法。2007年12月,开封市第一中医院与开封市县区新农合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几期乡村医生新农合政策和中医适宜诊疗技术培训班。为乡村医生传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要点,针灸推拿技术,内、外、妇、儿、骨伤、眼科等中医诊疗方法及土单验方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等。
    乡村医生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距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有些地方,村卫生机构中每年参加各种培训的人次占人员总数的比例还比较小,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很多乡村医生呼吁政府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知识大餐”。
  新密市大隗镇的村医李少朋表示,在每个月镇卫生院组织召开的乡村医生工作例会上,镇卫生院都会请一些市里的专家,对乡村医生进行知识和技术培训,但是这样的培训多数是关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培训,而对于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则显得不足。“我们最需要关于急救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规范,以及关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多发病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如果非要提个希望和要求的话,那就多给我们一些实用技术吧!”

村医培训不能放松

      面对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专业培训,乡村医生是否都乐意享用政府提供的这道“免费午餐”呢?“我不愿意参加培训,一培训就是几天,对我的收入影响太大。”一名多次不参加培训的乡医这样说,“通报就通报,我们的难处大家都知道,不挣钱咋养家糊口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拒绝培训的乡村医生都有这样一种观点:村医技术要求低,能治个头痛脑热就行;再者,接受培训就要停业几天,期间损失对于他们来说也有“割肉”的感觉。
      技术不提高不行,但是参加过培训的乡村医生都满意吗?“效果是有,但是不明显。”村医王宏林这样说,“每次培训的课时都会缩短,这样培训效果就显得不足。其次是培训内容都很好,但是培训部门不组织实践培训,只能停留在培训手册和理论上。比如‘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听了就感觉很虚,不接触实实在在的病例很难理解。因此我们乡医更希望到大医院进行实践锻炼。”
      “我们所在的地方组织过乡村医生培训。所谓的培训,就是让每个乡村医生交一定的培训费,然后把我们组织到卫生院,由卫生院的个别领导给我们讲几句话,然后发一份卷子及答案,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照着答案一抄,培训就算结束。”许昌的一位乡村医生气愤地质问,“乡村医生培训怎能如此敷衍了事?”
      另外,在个别地方,村医技术培训工作不够认真全面,对于一些基层急需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没有涉及到;培训时间不合理,有的地方把培训安排在农忙时节进行;要求不严,有的地方课程表安排得很好,实际课时却不够,甚至出现只要交钱不上课也发证的现象。
  省卫生厅对村医技术培训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作为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会提出的“五大工程”中的第二大工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被提到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并计划将全省10万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强调,乡村医生技术培训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提高乡村医生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如何将政策执行到位、落到实处?这需要卫生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者和乡村医生共同努力,高度重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