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季 通讯员 王新光 再过几天,即将结束在开封市为期两年志愿服务的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村松爱子就要回国了。一想到就要和敬业、可爱的村松爱子分开,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每个人都显得那样不舍。 村松爱子是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和省科技厅派到开封市一院康复科来志愿服务的第三批队员。村松爱子和她的两位前任队员都是受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派遣到开封市的。日本青年海外协力事业从1965年开始,其基本理念是把有奉献精神的20至39岁之间具有专业技术的日本青年派遣到发展中国家,从事志愿者工作。 在开封的日子里,村松爱子为开封市带来了日本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她作风严谨,工作热情,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与周围人沟通,得到了患者的喜爱和信任。她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康复训练工具。村松爱子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开封市一院购置康复训练器械。 开封市一院康复科主任李姝说,爱子等队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服务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总是以患者的需求为行动准则,有时为了给患者做治疗,她们会很自然地蹲下来或者跪着进行康复操作。平时如果不是无菌操作需要,她们给患者做治疗从来不戴手套,因为她们认为那样会让患者不舒服。她们和患者交流从来都是轻声细语。李姝说,日本队员工作非常严谨,计划性很强,她们每年仅10天假期,在开封期间,她们每周都制定工作计划,并且严格遵守。“而且她们特别热爱学习,除了积极学习汉语外,对开封市的文化艺术也非常热衷。她们利用业余时间跟开封人学习吹葫芦丝,练书法、武术等等。” 就要告别了,村松爱子说在开封两年的经历,让她已经深深喜欢上了中国。今后她还会来开封,来开封市一院看看。她希望回国后能从事中日卫生交流的工作。她说,她愿意做传递中日友好感情的“民间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