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安 杨力勇 豫东平原,沃野千里,麦波荡漾。 万物萌生的日子,却因手足口病,许多幼小的生命蒙上了阴影。 几个月来,因手足口病疫情,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一直为此牵挂和忙碌着。 3月22日上午,刘学周在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国华的陪同下,悄然来到了疫情出现较早的兰考县。 看见公路旁有一家村卫生室,刘学周走了进去。 “老同志,正忙着啊!” 65岁的乡村医生梁志平正在诊室给患者看病。听到有人说话,梁志平抬起头,发现了两个陌生人。 “老同志,听说你们这儿有手足口病,是吗?” “我们村没有,但我们兰考县有。” “如果有病人,您怎么处理?” “手足口病有‘四不像’、‘四部位’的特点,不像水痘、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疹、不像口腔溃疡,疹子好发于手、足、口、臀部。” “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啊?” “县里和卫生院多次举办培训班,都是专家讲课,我参加好几次了。” 刘学周十分欣慰。他感慨地说:“如果病人到您这儿,可能就不会误诊、漏诊了。” 眼前这个陌生人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梁志平十分诧异。 当刘国华告诉梁志平,这位和蔼可亲的陌生人就是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时,梁志平激动得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离开南新工业区韩村卫生室,刘学周径直来到了城关乡卫生院。 走进门诊,来到预诊台前,查看发热门诊、手足口病门诊,每到一处,刘学周都要与医务人员亲切交谈,慰问就诊病人。 在手足口病门诊,刘学周仔细翻阅传染病登记簿,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当看到手足口病诊疗流程、分诊制度、消毒方法、预防措施等资料全部贴在墙上时,他连连称赞这种方法好。 走过留观室小院进入留观室内,刘学周眼前一亮。 留观室设置在一个单独的小院内,3间留观室、1间办公室,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留观室内窗明几净,洁白的墙壁,雪白的被褥,看上去舒适而温馨。 看到这一切,刘学周特别满意。他高兴地对院长蔡乃宇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到位,谢谢你们!” 随后,刘学周又驱车来到杜庄自然村。在村卫生室前,刘学周看见一位农民带着两岁多的小女儿来看病,连忙走上前去打招呼。 “老乡,你知道手足口病吗?” “知道。手足口病就是手、脚、屁股蛋上起疱,烂嘴。” “你是从哪儿知道这些的?” “我们村里的喇叭天天讲,村里的医生也天天到家里说,还给孩子作检查、量温度,交待我们别给孩子吃生冷食物,要勤换衣、多晒被,吃饭前、解手后都要洗手……” 刘学周不住地点头。 在孙庄村旁,看见几位农民正在清运垃圾,刘学周连忙示意停车。他走下来,到老乡们中间,与他们攀谈。 “好啊,老乡。你们在清运垃圾,是预防手足口病吧?” 正在此指挥村民们干活的65岁的村支书魏国栋连忙回答:“是啊!这几个月我们村都动员起来了,贴了300多条宣传标语,拉了10条横幅。村民们自愿清扫垃圾,打扫卫生,房前屋后厕所都消毒。县、乡为我们送来了石灰和消毒液,我们自己也买了一些,分发到每家每户……” “那手足口病您知道不知道?” “当然知道。5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得病,起病快,发热,手、口、脚、屁股蛋都起疱。如果村里有孩子得病,要马上向卫生院报告……” “你们村有人患病吗?” “1713口人,5岁以下儿童234人,没有一个人得病。” 听完老支书的话,刘学周笑了。他开玩笑说:“我看您不像个村支书,倒像个医生。” 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 没想到,当知道这就是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时,老乡们一点都不拘谨,纷纷说起了手足口病。 不知不觉中,1个多小时过去了。 临走前,刘学周紧紧握住魏国栋的手说:“你们做得很好。你们这样做,我们就放心了!” 就这样,刘学周一行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又马不停蹄地查看了惠窑村、张君墓镇东方医院、大胡庄村等地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 临近结束行程,兰考县卫生局局长付建伟等才知道刘学周厅长来暗访,匆忙赶到现场。他告诉记者,当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钟,时间是下午1点多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