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看望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聊天中便劝他尽量少吃米面等主食。他却振振有词,平生就爱这一口,如此限制,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话和很多人如出一辙,这些人都以保证生活乐趣为由,拒绝改变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面对朋友的“大道理”,我慢条斯理地对他说,其实,口味是一种观念。他听后一震。显然,我的话对他生效了。 曾经,喝牛奶是我多年的习惯,不论起得多晚,第一餐必定少不了牛奶,否则这一天都过不好。但自从营养专家告诉我,我不适合喝牛奶后,牛奶便慢慢地、彻底地走出了我的生活,如今连想都不想了。 所以,不要说某某食品是你的最爱,放弃了会得不偿失。其实,很多感性的东西会受理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喜欢,首先是因为你认为它是好的,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它不健康,终究会远离它。 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身影能遍布全球,显然不是因为口味,而是符合了全球人便捷、时尚的观念。同样,没滋没味但强调营养的日本料理,如今能被越来越多原本讲求色香味俱全的中国人接受和喜欢,更多的也是一种观念使然。 所以,形成一种观念,改变一种口味;形成一种口味,便可能造就一生健康。别让健康的知识和道理停留在纸上,深入内心并落实到行动上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