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3期第1版
 
2009年第33期第2版
 
2009年第33期第3版
 
2009年第33期第4版
 
2009年第33期第5版
 
2009年第33期第6版
 
2009年第33期第7版
 
2009年第33期第8版
 
 

周国平:唤醒医生的人文精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的理解,就是尊重人的价值。怎样才算尊重人的价值呢?人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有几种东西是人最宝贵的价值体现:生命、头脑、灵魂。
  第一个,是生命。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作为一个生物来说,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但人不仅仅是生物,人还有比生物性更高的东西,人还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我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头脑(理性)。人与动物不一样,人是用理性来思考问题的。人能够对世界有一个认识,这是人的特点。另一个是灵魂(超越性)。人是有灵魂的,人是有精神追求的。他不光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
  所以说,人身上有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头脑、灵魂。那么,尊重人的价值,我觉得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一个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一个是尊重头脑的价值,也就是尊重理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科学精神;还有一个就是尊重灵魂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广泛的宗教精神。人文精神实际上包含这三个方面。
  从人文角度讲,不少医生可以归入职业型或技术型,即缺乏人文精神。一个医生如果一辈子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医学匠,那他对自己的要求就太低了。人应该过一种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是不分职业的。医生有了精神追求,在医学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这样必然也会给他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美好的人文潜质,我所能做的只是去唤醒医生的人文愿望,剩下的就只能靠医生自己去努力了。
  苏州有个中学要举办生命教育,我题了这样几句话:“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对生命,我们或者抱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博爱,或者抱着一种佛教徒的慈悲,或者怀着一种基督徒的敬畏。这几种态度的共性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东西方哲学家都认为,同情是道德的开端,善良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同情、善良,都是我们今天特别要强调的。如果说过去生命在权力面前等于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命在金钱面前等于零。医疗界对这个问题似乎更敏感。我觉得迫切需要在中国社会开展生命教育。培养生命尊严的观点要从孩子开始,让他们善待自己的生命,并且推己及人,善待他人的生命。
  人文精神在医生身上的体现,一个是善良,同情生命;一个是智慧,对知识充满热情;一个是高贵,有人的尊严。医生与生命的关系最为密切,善良应该成为医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医生都应该是人道主义者。
  我觉得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不光是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是神圣的精神事业。奥地利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从灵魂上来说,医生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只有那种精神上很富有、很高贵、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配称知识分子。这首先表现在对病人的态度上。医生应该从中体现出自己的尊严。实际上,精神高贵的人有一个共性是待人平等。他尊重别人的尊严,把病人当作人来对待。一个医生只有具备了人性的尊严,才会尊重病人的尊严;只有自己人性丰满,才会把病人看作完整的人。
  ——周国平:人文精神和医生的人文素质 见陈晓红等《医学人文演讲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
  〔注〕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作家。以上内容摘自他在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人文博士论坛”的演讲,以及2007年《健康报》“人文视线”专栏的两篇访谈:《宁可忍受病痛,也不愿面对冷漠》、《让人性的光芒照耀医学》。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