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理事会深圳会议代表畅谈卫生宣传 3月14日至19日,本报2009年第一次理事会暨郭春园医院管理培训班在深圳召开,来自部分理事会单位的40多名代表聚集鹏城,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卫生宣传、质量控制、医患沟通、科室管理、医院营销等方面的讲座,实地考察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郑州市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就如何搞好卫生宣传工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作为医药卫生专业媒体,《医药卫生报》的报道对象是医疗卫生单位,读者是医药卫生工作者。因此我们一直将医疗卫生单位作为报纸的支点,努力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努力反映医药卫生工作者的风貌和心声。 为了更好地服务医疗卫生单位,服务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2005年8月,我们成立了医药卫生报社理事会,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理事会员会籍制度,建立了会员信息库,下发了理事会统一编号的会员证。目前,会员单位已达200余家,其中副理事长单位16家,常务理事单位26家,理事单位91家,会员单位104家。 理事会成立之初,我们便将理事会定位为会员之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集会员意见,切实维护会员的权利,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把报纸作为会员单位宣传的主阵地,大力报道理事会成员单位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新成绩。据估计,报纸近三分之一的版面用在了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宣传报道上,为树立会员单位的良好形象,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互支持,实现双赢是理事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协作,增强互信,不断强化对会员单位的新闻策划,不断提高对会员单位的新闻报道质量,不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对会员单位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理事会的凝集力,使理事会真正成为相互沟通的平台,真正成为会员之家,不断开创报社和会员单位双赢局面。 本期摘录刊发部分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