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3期第1版
 
2009年第33期第2版
 
2009年第33期第3版
 
2009年第33期第4版
 
2009年第33期第5版
 
2009年第33期第6版
 
2009年第33期第7版
 
2009年第33期第8版
 
 

仁心仁术谱写惠民史 奋发进取再绘新篇章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年改革发展史回顾
通讯员  薛占茹  段桂洪
  在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2008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各项工作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出院病人43239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7%,位居河南省第三;开展手术10560例,同比增长8.9%;门急诊达261455人次, 全年急救15759人次;财务收入达3.8亿元。
  1896年,英属加拿大基督教长老劳海德用60间瓦房及几件简单的原始设备,组建了“博济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身);1978年,“博济医院”更名为“豫北医专附属医院”;后几经发展,又更名为现在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如今,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该院已发展成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身处县城的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如何克服区位劣势的限制开拓出自己的辉煌?带着这些感叹,我们走进了这所拥有113年历史的百年老院。

思想创新 积极开展对外拓展

  随着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已由“医方”市场向“患方”市场转变,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虽然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89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但多年来,由于自身区位劣势所造成的市场空间狭小、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却愈来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致使医院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如何带领医院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成为摆在该院领导班子面前的核心问题。他们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凭着独到的思维与见解,采取务实的态度,用战略眼光重新审视所面临的问题,最终把医院发展的关键锁定在思想创新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该院做出了“内涵建设与对外拓展并重”的发展战略调整,制定了“立足豫北、面向河南、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2004年2月,该院与鹤煤集团总医院达成协议,正式进行技术医疗合作;同年8月,医院在上海成功注册上海博济医院投资管理公司,迈出了医疗资源市场运作和医院集团化经营的第一步;同年10月,与上海博济医院投资管理公司等四家单位在河南郑州筹建了河南整形美容医院;2005年4月,由该院内分泌科牵头发起开办的新乡内分泌糖尿病专科门诊开业;2006年8月,该院投资的焦作时代女子医院隆重开业。至此,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疗集团正在逐步形成,拉起了该院“立足豫北,面向河南”的框架。日前,该医院集团化经营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一次次成功的激励下,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着“创新”的发展思路勇往直前,以“三点战略”、专业化生存模式(专科医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走向全国市场的基本策略,组建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院集团,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力争成功迈出“走向全国”的第三步拓展规划。
  2006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借建院110周年之际,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总医院专家以学术交流为契机,搭建平台,携手开展了“博济力健工程”大型公益系列活动。“博济力健工程”是国际博济健康协会开展的一项全球性的医疗联盟和援助公益活动。活动以国际高等级医院技术合作为基础,开展心脏外科、器官移植、干细胞移植、肝胆外科和神经外科等技术项目,并提供资金资助患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际博济健康协会在华的首家技术合作及资金援助定点医院,于2006年11月正式启动该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进行了七期,每期都有数名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学科专家携手新乡医学院一附院专家共同开展手术并举行学术交流讲座。每期活动中,医院会从全省范围内征集免费手术患者和手术费用减免患者。据统计,已享受到活动救助的患者多达200余人,救助总费用已达200多万元。活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且巩固了该院医疗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尤其是2007年3月,“博济力健工程”第二期——大陆首例清醒状态下开颅手术,受到《健康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医药卫生报》、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及《百科探秘》栏目、河南电视台、新乡电视台、商都网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增强了医院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也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在清醒开颅手术方面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博济力健工程”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对外拓展、对外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内涵建设 鲲鹏展翅志高远

  发展道路要创新,工作思路更要创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内涵建设”的兴院之路,近年来把内涵建设一抓到底,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该院本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积极拓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和渠道,实现了人才建设的良性发展。仅2008年,该院共引进7名博士研究生、27名硕士研究生,招聘23名本科生和60名护士。目前,全院在职职工177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在职博士、硕士187人。在引进人才的前提下,医院努力培养人才,曾多次派人到加拿大、美国及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疗质量是内涵建设的关键。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全力以赴把管理年活动做深、做细,注重把管理年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行常态化管理,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再飞跃。2008年,该院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较去年提高了0.2%,治愈好转率提高了0.6%,医院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病人综合满意率达到99.3%。在全省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该院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医院管理年活动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学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先做出了“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实施龙头带动工程”的基本设想,利用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相关科室及学科的发展。目前,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50个,其中神经病学、儿科学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内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结核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眼科为河南省临床医学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科为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该院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病学实验室),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神经病学研究所。学科的建设推动了科研的发展,2008年,医院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科技厅立项课题4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14项,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立项13项,新乡市科研课题立项8项,新乡医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立项课题3项,共获资助资金53.5万元。该院还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举办“百名专家、百场讲座”学术活动22次,其中有国外专家参与的8次。
  硬件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经过近些年发展,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开放床位达1740余张,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高场强核磁共振、64排CT、彩超、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等大型高精尖设备705台,保持了医院整体设备水平在豫北地区的领先地位。同时,医院建有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急救中心和心血管病重症监护治疗中心、重症监护治疗中心等急救网络体系和远程会诊系统。此外,该院投资1000万元的新门诊大楼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预计今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结语

  接踵而至的沉甸甸的荣誉证书见证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成长足迹。
  1983年首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成为豫北地区首家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医院,1997年通过卫生部“爱婴医院”验收,199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双十佳医院”,2000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先进集体”,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6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2008年再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被河南省慈善总会授予“感恩2008慈善爱心单位”。
  2008年金秋九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召开了医院工作会议。会上,医院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服务定位和发展定位:四到五年内,巩固豫北龙头地位,达到河南一流水平,完成向大专科、大综合的转型;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随着各大专科的成熟、壮大,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学科和项目强强联合,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目标。我们衷心祝愿这所百年老院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脚步越来越坚实,前面的路愈行愈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