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32期第1版
 
2009年第32期第2版
 
2009年第32期第3版
 
2009年第32期第4版
 
 

控制结核 人人有责 全民努力 共享健康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结核病医院 刘传宝 杨海楠 梁卫年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距今7000年前的木乃伊身上就有结核性病变,中国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干尸上也发现了脊柱结核病的痕迹。18世纪中叶,结核病仍是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直到20世纪50年代,抗结核药相继问世后,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开始了化疗时期。随着化疗新药的研发及诊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医疗界达成共识,即合理化疗不仅是为了治愈病人,也是为了控制结核传染源,预防发病。
  由于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对结核病的忽视,加之世界范围内流动人口增多、耐药结核菌蔓延、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环境污染、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存在,已经得到控制的结核病重新加剧,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重大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把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呼吁“遏制结核病流行刻不容缓”,旨在唤起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对这个危及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疾病给予足够的认识。
  结核病是归口管理、专病专治的一种疾病,我国《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中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工作人员均是结核病法定报告人;对接诊的每一个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超过3周)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肺部异常阴影者)均要向结核病专科医院及专业防治机构转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以达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即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将传染性缩小至最低范围。目前,约80%的结核病患者是在综合医院发现的,且有相当一部分在转诊过程中流失。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将防治工作关口前移,发挥各方优势,密切合作,统筹资源,归口管理,探索新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与综合医院合作(简称PPMD)模式。
  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间的合作(PPMD)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结核病患者报告、医院转诊及结防工作人员追踪患者领域的合作前景更为广阔。各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合作的良好契机。因为80%以上的结核病患者是在综合医院初诊,并通过进一步的诊查最终到结防机构确诊治疗的。实现“关口前移”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卫生工作的第一线。“重心下沉,关口前移”重点放在城市社区、各种医疗机构、乡村卫生院等部门,理应加强管理与督导,使得结核病患者能够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杜绝传染源。这才是DOTS策略的最终目的。
  我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庞大,是全国结核病高负担省份之一,患病率为497/1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6万,约占全国病人总数的1/10。目前,我省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已达100%,省、市、县、防痨网络健全,运行正常。此外,我省还将结核病的诊断和管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报销范围,缓解了低保与贫困人群看不起该病的实际困难。加之全省防痨战线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及各级政府的重视,河南的防痨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在了全国前列。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