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华 李伟强
作为郑州市卫生局2009年为人民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 2009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3月18日下午,第三讲开课,主讲专家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杨秉辉教授。记者走进郑州市青少年宫,倾听了专家关于生活方式的新健康理念,也感受到了大讲堂受群众欢迎的程度。
群众:
这样的讲堂我们爱听
讲堂3点开始,记者提前半个小时来到郑州市青少年宫门前,发现不少热情的群众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其中有满头银发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一脸期待地等着进场。
70多岁的王大娘告诉记者,她平时很关注健康信息,也听过一些健康讲座。但许多健康讲座都是打着讲座的名义推销保健品药品的,那些专家也让人感觉不太靠谱。她一直很希望能有专业机构开办的专业讲座可以听。在报纸上看到郑州市卫生局开办健康讲堂的消息,她很高兴。二月份的讲堂她也去听了,权威专家宣讲的健康知识,让她感到收获很多。这不,第三次讲堂开讲,老人早早地就和几个同伴来到青少年宫门外等候。“这样的讲座可帮了我们老年人大忙了!既增加了健康知识,又少受那些非法健康讲座的影响。”
在人群中等候的,还有一位时尚的年轻女性。记者上前询问得知,这位刘女士是河南工程学院的老师,平时对健康非常关注。她在收音机上听到了这次讲堂的消息,正好下午没有课,就和她的学生一道来听了。“胡锦涛主席说过,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郑州市卫生局举办这样的讲堂,说明真把老百姓的健康挂在了心上。这样的讲堂应该让更多的人听到!”
专家:
医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健康
本期讲堂特邀的健康专家杨秉辉,以生动诙谐的语言,给群众宣讲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杨教授提到,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跟他的医生朋友说:“你们医生治病,就像抢救落水者。看到落水者,捞出来抢救一番;再看到一个,再捞起来抢救。但你们为什么不到上游去看看,那些人为什么落水?在他们落水前进行防范,不是比落水后再进行抢救更好吗?”杨教授说,医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治病,医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健康。因此,医疗卫生工作者,应该把对群众宣传防病及健康知识视为己任。
杨教授强调,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决定长寿的因素中占到了60%,超过了遗传、社会条件、医疗条件、自然环境的总和。目前临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都跟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1992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四大“健康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对于郑州市卫生局开办健康大讲堂、做群众健康引导者的行动,杨教授表示非常赞赏,认为健康讲堂对增强群众的健康观念、提高群众的“健商”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期待:
健康的种子在中原遍地开花
健康课程结束后,是听众提问时间。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群众争着举手提问。
举手三次才得到提问机会的刘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样跟专家面对面进行健康互动的机会太难得了。专家的答案,解开了他心中存在已久的疑问。
看着面带微笑讨论专家授课内容的群众,记者由衷地感到,这样的互动式健康大讲堂,应该再多些,让健康的种子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