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荆卫红 赵鹏 一声问候 时针刚刚指向7时45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门诊部的工作已在安静有序地进行中。 “您好!请问您挂哪位专家的号?”“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一声声亲切的话语,向患者传达着她们的真诚。 护士胡前平膝关节严重病变,上楼梯时总是一瘸一拐的。一次,一位患有空间恐惧症的患者需要做心理咨询,却不敢单独前往门诊四楼的心理咨询中心。胡前平知道情况后,不顾自身病痛,坚持陪同患者上楼。 估摸着病人心理治疗快结束了,胡前平又爬到四楼,把他接下来。期间,她不时与患者聊天,转移其注意力,并适时地指导他应对空间恐惧的方法,使患者备受感动。 “始于患者需要,终于患者满意。这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胡前平说,对病人来说,有时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袋牛奶 “入院接待礼仪化,流程介绍具体化,服务过程规范化,相互沟通亲情化,健康教育个性化,保持联系经常化。”这是该院门诊部对工作人员提出的“六化”服务要求。 一次,有位患者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医院看病。候诊时,孩子哭闹不上。护士魏玉梅看见了,赶紧买来一盒点心和一袋牛奶安慰他。孩子喝着牛奶开心地笑了。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魏玉梅说,“像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门诊大厅发生着。” 一条被子 一次,几个人抬着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进入门诊大厅,几名护士赶快迎了上去。得知是老人摔伤了,凭工作经验,他们判断老人可能发生了骨折,就赶快推来治疗车,把老人接到了诊室。 检查结束后,医生建议老人转到综合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为避免搬运时加重老人伤情,她们又把被子借给老人用。老人的孩子在服务留言簿上写道:衷心感谢门诊医生、护士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在这里,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