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8期第1版
 
2009年第28期第2版
 
2009年第28期第3版
 
2009年第28期第4版
 
 

仿瓷餐具可能释放三聚氰胺 卫生部修订标准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记者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了解到,该协会已收到卫生部紧急发来的《食用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据悉,这也是该标准20年来首次修订。
    据了解,所谓仿瓷餐具是由三聚氰胺为原材料制作的餐具,这种餐具有逼真的陶瓷风格,无味、耐用,应用合格的仿瓷餐具替代易碎的瓷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
    此次检测的不合格仿瓷餐具,主要危害在于其原材料树脂聚合不好会释放三聚氰胺分子,并污染所盛放的食品。董金狮说:“仿瓷餐具主原料三聚氰胺的安全性检测,在国家标准中还是空白,而在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有了限定标准。”如俄罗斯规定,仿瓷餐具的三聚氰胺溶出量为0.1毫克/升。俄罗斯《接触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质允许限量》中也不推荐儿童使用仿瓷餐具,不推荐需多次洗涤消毒的公共餐厅使用这种餐具,特别不能作为盛放高温食品的餐具和热烫饮料的容器。日本规定三聚氰胺容器溶出量最高不得超过2毫克/升。一些地区规定,作为制作食品容器的树脂必须保证在60摄氏度的情况下,30分钟之内不能让三聚氰胺溶出。
    记者看到,卫生部的征求意见稿对“三聚氰胺单位迁移量”做了强制执行的规定,即将浓度4%的乙酸(醋)注入三聚氰胺成型品容器中,保持60℃恒温浸泡两小时后,每平方分米三聚氰胺单位迁移量不得大于1毫克,甲醛单位迁移量不得大于2.5毫克。“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三聚氰胺单位迁移量的规定要严于国际标准。”董金狮如是说。
    另外,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产品应标记清晰的永久性的“食品用三聚氰胺”、“食品用MF”或“食品用Melamine”以及“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的字样。
                              (摘自《健康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